。。。。”唐奕向范仲淹保證道。“最多一年,我就把富弼調回京。到時,您老就可以安心歇著了。”
。。。。
范仲淹一陣沉默,說實話,從十六年前辭官出朝開始,範希文沒想過自己還會有被請出山的那一天,畢竟當時的局勢,他范仲淹不是個寶,而是個禍。
況且,弟子輔政,他這個老師立馬就出相入朝,這傳出去於名聲也不好聽。
。。。。。。
可是,范仲淹沒有想到,看似人才濟濟的大宋朝堂,居然會面臨無人可用的地步。
看看現在的朝堂,富弼領眾罪外放;文彥博始終放不下他的一己之私;賈昌朝倒是能臣,但獨木難支。
宋庠在埃及,王德用被貶,吳育老矣,龐籍、丁度又難堪重任,好不容易培養一個王安石,還幹出假傳聖意的糊塗事。
至於韓琦,更不用說了。先帝遺詔公佈天下,韓瘸子直接遞了辭奏,都不等批覆,和魏國公連夜離京,躲回西北去了。
“罷了。。。。”范仲淹一嘆。
嚴肅地看著唐奕,“一年,為師只幫你頂一年。”
“要麼,你把富彥國弄回來。”
“要麼,讓司馬君實早些成氣!”
唐奕聞之大喜:“萬事仰仗老師了!”
“廢話少說!”範老爺心裡還是有點不情願。“說吧,現在局勢可穩,你又是如何安排的?”
唐奕知道,老師這是已經進入角色了,也不廢話,“京中已穩,毋須擔憂。”
“百官亦能安於己政,尚且過得去,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要防一手大遼!”
“不過,涯州軍已經休整停當,明日石全海和石全安就會奔赴古北關,以防萬一!”
“嗯,范仲淹點著頭。”
有涯州軍北上,燕雲可保萬無一失。
要知道,守關的情況下,把火神炮那麼一架,六萬能當六十萬用。
“西北呢?”范仲淹突兀發問。“你就那麼相信那個李傑訛?”
“人心難防啊。。。”
“。。。。。。”唐奕沒說話。
說實話,李傑訛現在,不好說。
獨掌西夏大權,且還是個党項人,誰也說不準,現在的李傑訛還是不是從前那個李傑訛。
“不會!!!”最後,唐奕還是肯定的搖頭。
“就衝他離京之前和我說的那些話,我就相信他不會!”
“。。。。。。”范仲淹一陣無言。
倒不是他不認同唐奕的判斷,而是現在確實無暇顧及西北,也只能選擇相信。
“好吧。。。。”
范仲淹長嘆,大宋就像一個久病成疾的巨龍,縱使表面繁花似錦,可是內地裡有多少問題,也只有大宋自己才知道。
“你上請官家,今天就下詔,明日早朝,老夫就上殿登朝!”
“好。”唐奕滿口應下,老師早一天出山,大宋的朝堂就早一天平穩。
“那就這麼樣吧。”范仲淹起身,準備出宮。“老夫回觀瀾,等著接旨了。”
“呃。。。。”
提到觀瀾。。。。
“還有一個事兒。”
“何事?”范仲淹一皺眉頭,看出一些不同。
求他出山也沒見這小子糾結成這個樣子。
“這個。。。”唐奕支吾著。“我想到觀瀾。。。。改一改。”
“!!!”
範老爺不淡定了,你是真敢想啊,老夫的觀瀾你也敢動?
“怎麼改?”
“從今往後。。。不教儒生了。”
范仲淹立時瞪著眼,“不教學,還叫什麼書院。”
“您彆著急,您聽我說。”唐奕試著給範老爺解釋開來。
說實話,他還真解釋不了,這東西他也不太懂,純粹的“異想天開”。
因為,唐奕想把觀瀾書院,改成。。。。
中央黨校加政策研究院,加發展改革委員會的結合體。
。。。。。。
其實,大宋也有類似的機構,比如三館三閣。其公用就是培養新晉官員,整體史料,為國家發展出謀劃策的。
但是,三館的職能在唐奕看來還是不夠具體,也不夠細化。
所以,他有現在的想法是把觀瀾改成大宋的“中央校黨”。
畢竟進士也好,恩蔭入仕的補官也罷,不論才學高低,對於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