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沖天的殺氣,正是由無數倭人的鮮血凝聚而成!
第二十八章 永平古碑
第二十八章 永平古碑
“永平島若夷州垂裳之襟帶,海鳥鹹集,遺糞成土,椰風蕉雨,林薄叢雜……”
樂浪海中的一個小島之上,參商號高高的浮在半空之中,陳毓祥和20多名年輕的武當弟子站在一個陡峭山峰的峰頂上,仔細的辨認著一塊石碑。
山峰是小島上的最高峰,在附近千里之內,也是最高的,由於地勢陡峭,道路被林莽封鎖,因而少有人跡。這石碑位於山峰山巔之上,也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了,上面的字跡早已經是有些模糊,依稀還能夠辨認出來。
石碑上的文字乃是用的九州大陸通用的鐘鼎文,銀鉤鐵劃,文采斐然。
這塊石碑之上,記述了當年在樂浪海中發生過的一次戰事。當時這個小島的名字,叫做永平島,乃是華族人的世居之地,而當時倭人的勢力範圍,也並沒有遍佈樂浪海,而是隻有以本州島為中心的部分割槽域。樂浪海中的大部分島嶼之上,都有著華族的先民居住,永平島和周圍的島嶼都是如此。
當時華夏九州百國林立,並未一統,經常是彼此征戰不休,華族佔據的樂浪諸島分屬於沿海的幾個小國。靠近樂浪海的幾個小國突然之間發生了戰鬥,無暇顧及這些島嶼,本州島的一個倭人大名就趁勢出兵,攻佔了大量的華族先民所在的島嶼,企圖統一整個樂浪海,把華族人完全驅逐出去。
訊息傳到了大陸之上,華夏九州為之震動。華族內鬥都能接受,但誰也不願土地落入蠻夷之手。在當時幾大強國的調停下,沿海幾個小國迅速結束戰爭,並且組成了一支龐大的聯合艦隊,遠征樂浪海,盡收失地,把倭人直接趕回了老家。
率領這支艦隊的將軍名叫林遵,在功成之後,便在這個小島之上勒石記功,記載這一大事,並且把這座無名小島以艦隊旗艦的名字命名,稱之為永平島。希望後人能夠記住這件事情,永遠警惕倭人的狼子野心。
碑文的最後,是一首古詩,由於時間太久,風化太過嚴重,只能勉強看到七個字。
“踏浪江海為波平……”
從石碑的落款上看,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個極為古老的時代,由於年代太過久遠,現在的九州大陸歷史之中,早已沒有了這一事件,也沒有了林遵的名字。而九州大陸史書關於樂浪海最早的記述,便是《漢書》中的簡單的一句話,“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
現在九州大陸的華族人,只以為樂浪諸島本來就是倭人的地盤,卻又怎知,這裡的土地,在遠古時代,也曾是有著華夏先民活動的蹤跡?而倭人,不過是佔據了樂浪海一隅的本州島附近罷了!
樂浪諸島何時被倭人奪取,上面的華夏先民遭遇到了什麼樣的命運,早已經無人知曉。華夏族在樂浪海的歷史,早已經完全湮滅在歲月的風沙之中了。只有這一塊自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石碑,在春風中訴說著過往的歷史。
陳毓祥站在石碑之前,一字一字的讀出了全部可以辨認的碑文,心中也是有點澎湃。而二十多名武當弟子聆聽著這華麗的辭章,早已經鴉雀無聲。
想起遠古時代的那次戰爭,眾人不由得悠然神往。
沉默良久之後,陸行鳥嘆息道:“原來這樂浪諸島,大部分本來就是我華族的地盤!”
“是啊,真的沒想到。”
“我還以為,這裡本來就是倭人的老家呢!”
一時之間,年輕修士們亂紛紛的議論起來。
“當年林遵將軍收復失地,為何不趁勢一鼓作氣,滅了倭人呢?要是那樣的話,也不會給今日留下禍害了!”一名劍盟弟子不解的道。
“我們華族人,講究惻隱之心,講究做事留一線。當時倭人已經兵敗請降,林遵將軍沒有繼續追擊也是正常。哎,真是可惜了!”另一名劍盟弟子搖了搖頭,極為惋惜的道。
“這裡本就是我華族的土地,我們一定要全部拿回來!”
“不僅要把我們的土地全部拿回來,而且還要把倭人亡國滅種!我現在總算明白了盟主為何要這樣對待倭人了!”
“是啊,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當年林遵將軍大敗倭人,倭人割讓大部分島嶼,只留了一個本州島苟延殘喘,現在居然又席捲整個樂浪海!這樣的錯誤,我們可不能再犯!”
“正該如此!我們寧願留下千世罵名,也要為子孫後代永絕後患!盟主大人行殺戮之事,懷菩薩之心,深謀遠慮,我等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