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東門外的八百回紇望見他渾身浴血的樣子,哪裡還有膽子抵擋?稍稍退後百餘步,竟然就讓了一條路出來,楊易陣前長笑,橫槊立於城門邊上,對著退卻的回紇冷笑,八百回紇非但不敢近前,反而又退了幾步,慕容春華叫道:“大唐援軍已到!城內明教的朋友,快快開門!”
嘎呀聲響,城門開啟,一個身高將近一丈的大漢騎馬奔出,叫道:“溫宿武奉命迎接大唐友軍!”說的是唐言,只是聲調有些怪異。
慕容春華朗聲道:“這裡是大唐安西大都護府第三折衝府楊易都尉!”
溫宿武大喜,迎了唐軍進城,楊易橫槊斷後,最後一個才退入城內。城門才又關上,城內明教的長老、士兵紛紛來迎,剛才那一戰城頭兵將都是有目共睹,唐軍來的人雖少,但人人都欽仰楊易的勇武,一得唐軍入城,滿城興奮。
明教的長老和幾個武將把楊易迎到城主府邸,引見之後,便問唐軍主力有多少兵馬,什麼時候到,楊易道:“我軍有四府一部,精騎萬人,如今已經到達託雲,向疏勒逼近。”
幾個明教教眾驚呼起來:“精騎萬人!”
楊易輕輕一笑,說:“我們從阿爾斯蘭的昭山行宮過來,一路破怛羅斯、取俱蘭城、陷滅爾基,又打得訛跡罕不敢出頭,萬里輾轉,火燒葛羅嶺,硬是殺到了這裡,你說我們有多少兵馬?”
明教教眾眼見唐軍三百人就打得回紇散亂畏縮,一聽有精騎萬人,若都是像這三百人的精兵,那還怕什麼?府邸之內齊聲歡呼,訊息傳出去後,滿城都額手稱慶,多日的愁苦一掃而空。
明教的長老又問唐軍什麼時候能到下疏勒,楊易環顧左右,剛才他一路走來見城內兵馬眾多,這時便問數量,明教長老說有兵丁五千多人,戰馬三千四百多匹,楊易雙眉一豎,正色責道:“那可比城外回虜還多啊!有這麼多大好男兒,為什麼坐困守城?為什麼不出城廝殺!”
幾個長老聽了略為尷尬,一些青壯年武將卻聳然起立,齊聲響應。長老溫宿海道:“我等是疏勒小民,如何敢與大唐鐵騎相提並論?城內兵丁雖然不少,只是不如回紇人善戰,我們幾次出城,都被回紇堵了回來。對方兵力畢竟較多,老朽以為,還是等大軍抵達下疏勒,然後再裡應外合不遲。”
楊易冷哼了一聲,道:“回紇人善戰?狗屁!我大唐鐵騎,從來不求兵多,我在滅爾基時,以三百騎出城便破敵數萬!城外區區數千人,又何必等到主力到達再解決?”倏地起身,道:“我這就出城,打他一戰,讓大夥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善戰!”
幾個長老苦勸不住,反而是青壯將領紛紛道:“楊都尉說的沒錯,我們的兵力又不比對方少,為什麼不能出城作戰!”為首的卻是溫宿海的次子溫宿武。
溫宿武身高將近一丈,乃是個典型的巨人,楊易跟他說話也要仰頭,但他在楊易面前卻甚恭順,顯然剛才楊易在城外的一戰已經征服了這個青年。
楊易見他長得雄壯,拍拍他的臂膀說:“你姓溫,叫溫宿武?”
心想姓溫,莫非是漢家兒郎?
卻聽溫宿武道:“小將姓溫宿,名武!”
慕容春華道:“那是龜茲一帶遷徙過來的天山舊族了?”
溫宿武道:“我不知道那些,我只知道我們在這一帶受盡了屈辱,回紇人凌辱我們,天方教逼迫我們,以後寧可戰死,也不肯再過那日子了,楊都尉若要出城作戰,一定要帶上我!”
楊易道:“好漢子!只是不知城內可還有其他兄弟敢和我一起出城不?”
溫宿武道:“只要楊都尉一聲令下,滿城的後生都願意跟著楊都尉作戰!”
“好!”楊易大喝了一聲,道:“我現在就以三百人出擊,你帶領敢出城的兄弟為我之後,怎麼樣?”
溫宿武大喜,道:“我這就去調集兵馬!”
楊易道:“不要人多!若是身強膽壯的後生,幾百個就夠了!”
溫宿武叫道:“是!”轉身出去,慕容春華飛馬前往各處城頭觀看局面,見西門圍堵較為薄弱,派人來傳訊息,楊易便引三百騎兵直奔西門,與眾長老相約,道:“諸位且在城頭觀看,我此次出去,必破敵而後回來。”
眾長老雖然見識過他方才的威猛,卻還是將信將疑,這時溫宿武已經率領五百多名明教教眾中的青年趕到,楊易便叫開啟城門,這西城門外也只有八百多人,陡然見城門開啟已感詫異,跟著變見數百人如狼虎一般衝了出來!唐軍三百騎當頭衝鋒,溫宿武帶領五百餘人在後緊緊跟隨,雙方雖然是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