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逝,但是能夠在神道之中,遇著劉易,卻也是上天給其機會,立下此不朽大業。
原本儒家覺著這神道,不過**小道。並無足觀。但是隨著劉易的展布,卻隱隱的有了一番新的氣象。
“既然陸君覺著此經無礙。那麼我便派人傳播與世上了!”劉易說著。
隨著這經書的流播,自然會給劉易帶來無比巨大的利益。這書為地神真君大願經,卻是第一本成文的神道典籍。傳播出去的,對這方世界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日後,定然是劉易突破這地祇,景升更高存在的關鍵。也是劉易隨著立下這會陵陰司之後,所踏出的第二步。
因此一點,會陵城之中。一處荒涼小院之中。吳華立刻就感應到了,慌忙跪伏著:“神君……”
這個時候,吳華已經交卸了道禁師一職。身上原本的官氣,已經盡數無蹤。便是身上長年所帶的那股陰氣鬼氣。也都消散不少。確實修煉了劉易傳授的道法。用著劉易的神光洗刷身心。已經把歷年接觸鬼物,身上積累下的暗疾給消磨了大半。
劉易見了就滿意,雖然道禁師用著官氣符印來驅使鬼神施法。官氣一去,渾身本事就去了大半。但是眼光見識。還有長久經驗在。對於官場也足夠了解。這就是最好的人選了。
因此,劉易一伸手。整本經書就化為流光透過信仰之線。就出現在了識海之中,大放光明。
《地神真君大願經》,見著這題目,吳華就是一震。
“你得我神授,便為我傳播此經!”劉易說著。
“是!”吳華就恭恭敬敬的應著。聽著劉易說起,如何傳播此經。如何建立教團,如何組織信眾。種種般般,說的一清二楚。這些東西,就不能寫在經文上被人知道了。
吳華越是聽了,越是感覺著震動。幾乎大汗淋漓的,就要打溼後背。
這方世界,還沒有成熟的教團。起碼大虞還是沒有的。不論是傳入中土來的胡教,還是這青陽道,這教團模式都不沒有怎麼成形。
畢竟中土人道力量強大無比,神道依附於其上。這就受到影響,發展緩慢。便是青陽道供奉青神陽天,也不過在摸著石頭過河。教團建設在劉易眼中看著,就粗陋的很。
而劉易卻有著另外一個世界的成熟經驗,因此不過提點了吳華幾句。就讓吳華趕緊著大開眼界。心中甚至隱隱約約的覺著恐怖,似乎有著關在籠子裡的洪水猛獸被放了出來。
但是另外一方面,卻又感覺著興奮刺激。似乎自家前半輩子都是白活了,直到現在,才終於找到了生命意義。能夠親手導致這一切!
“是,願意為神君傳播此經書。使神君大業流傳天下!”吳華說著。
劉易意識在一瞬間退了回來,陸幽已經告辭而去。這刻再望著四周,就微微的有些搖頭。這處地方,恐怕再也住不長了。
鳳來山上,正在動工。有著官府的派出的勞役和工匠,正在鳳來山此處修建全新的地神神祠。
雖然劉易的湯沐地是在肅山,但是其中深山危險,材料運送艱難。卻也只能修在此處。
不過對於劉易來說,這鳳來山是其發跡之地,自然有著特殊意義。
等著鳳來山的神祠修好,劉易的大本營就會徹底的迴歸到鳳來山下。不會常駐在會陵城之中。
此刻夜幕,劉易忽然若有所思。身形便一動,就穿越而出法域。來到人間這鳳來山上。
此刻正是夜間,雖然是仲夏之間,月色也是明亮,照在一片蟬鳴蟲唱之中,就顯得一片安和。
範貞就在獨自一人坐在一顆大石頭上面,攤著一張油紙,放著幾色小菜,還有著兩壇酒。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含章,你這是為何如此寂寞?”劉易笑著,出現在範貞對面。有著杯筷,顯然是有著準備。
範貞聽了。只是一笑,卻沒有說話。敲著杯子唱道:“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劉易訝然,問著:“含章如何想著回家?”
範貞輕輕嘆息著:“沒有官身,單單憑著家世,許多時候,就不被人顧忌。這次許奉鬧了一個灰頭土臉。我這任務完成的不錯,也該回去入仕了。只是想著,一入宦海不由人。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這般快樂自在的日子!”
劉易大笑:“含章不出,奈天下蒼生何?”
這方世界雖然沒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