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然出手,絕對能把世界藍寶石價格砸成白菜價。
回到公司之後,小強叫周蘭聯絡了各家銀行,將藍寶石原礦分別進行抵押。國家開發銀行承接了其中的大頭,獨自吃進10噸抵押藍寶石礦石,付出了400億貸款,五礦發展銀行吃進5噸的抵押,給了小強200億貸款,剩下5噸礦石分別抵押給了其餘銀行,換來了200億貸款。
手頭有了這800億的新增貸款,小強的心思又活絡起來。
北都的物流基地在小強國際貿易公司的三億投資之下,已經把租期續到了10年後,總面積從當初的15萬平米約225畝擴大到了350畝近24萬平米,新的簽約儀式鬧的動靜很大,在區長的極力要求下,小強只得出席了簽約儀式暨新聞釋出會。
對於區長來說,這個物流園區只是一個之前出租率僅有25%的新規劃物流園區罷了,是個配套設施完全還沒跟上的一片荒地,之前小強國際貿易公司的毅然租用,讓原來的專案投資方海宏投資發展集團鬆了一口氣。
而現在小強國際貿易公司更是毅然接過盤子,願意用3億元全盤接下這個物流園區專案,更是讓海宏投資發展集團感覺有利可圖,畢竟這片園區太過偏遠,比起北都其他的物流園區競爭力顯得很低,而這用地規劃還不允許更改。現在能夠在專案尚未完成就獲利出局,海宏投資發展集團也感覺這是一筆很不錯的買賣。
徹底拿下了物流園區的開發權和經營權後,小強命令公司對庫區進行規劃,號稱要全面自動化無人化管理,首先就是建設全封閉式庫區。
把倉庫建設剩下的事情交代給公司之後,小強開始大量的採購適合1950的輕工業品。這說白了也很簡單,除了各種零碎的小商品外,主要就是布匹!
新中國的紡織工業完全沒有化纖的存在,而由於原棉的匱乏,國內的紡織廠開工率甚至達不到40%。要知道,1949年全國棉花總產量不到45萬噸,還不到2010年660多萬噸產量的零頭,更何況這年頭的新中國沒有化纖工業!織布就靠棉花!而現代社會的化纖產量可是棉花產量的百倍!可以想見當時的棉布有多精貴!
而美帝的封鎖、禁運,導致1950原料資源嚴重缺乏的局面難以用貿易來改善。
當時市場上的布匹成本是如此之高,政府為了抑制需求與供給之間巨大的落差,在1954年只得推行布票制度。
而由於種種困難,這個情況到了60年代也沒緩解,隨著人口的增加,即使是在浦海,每人每年也只有兩尺六的布票,一家四口人的布票湊在一起,勉強夠縫製一套成人的衣服。
除非化纖工業高度發達,不然這個情況是根本解決不了的,誰也不能憑空變出棉花來。
從價格上說,布票年代做一件襯衫,除了有充足的布票保證你有買的資格外,還要有錢買才行。小小一件襯衫需要的布料價格大約為2到3元,這是一個普通工人30元工資的十分之一。
後來到了中日建交,我國從日本進口了及其稀罕的尿素!而尿素袋子都是化纖的,上面濃濃的尿臊味洗都洗不掉。就那樣,還是人人爭相搶奪一個尿素袋子做汗衫或者褲衩,褲襠裡寫著“含氮26%”,兩個屁股蛋上印著“日本產”和“尿素”。在那時候,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只穿過兩三條褲衩。縫縫補補的,這兩三條褲衩就伴隨自己從成年到入土的一生了。
而2011的化纖布料,幅寬1。5米,每米價格最低的才一塊多錢。顏色圖樣各不相同,種類繁多的讓人能看暈過去。小強趕緊安排公司採購,只說是出口非洲,要價廉物美的。各種料子和顏色都要來點。全棉印花,毛紡、雪紡、麻紡、針織、各種滌綸、腈綸、錦綸化纖也都要……輕工業品採購預計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小強的常規採購,因此小強長了個心眼,把一年的採購量分成每月採購,同時命令公司開始收購紡織廠。
畢竟,從自己的廠子裡採購要比從市場上批發來的省錢。等到幾年後1950有足夠的生產能力了,這些廠子的機器還能轉移到1950去。
小強同時還批准了紡織工業採購小組的規劃,對於自捻紡紗、噴氣織機、劍桿織機、圓網印花、轉移印花等新型紡織印染工藝技術和裝置進行了採購。考慮到很多機器太先進,自動化程度太高,以至於小強的採購束手束腳。
這也沒辦法,只能等到1950方面在自動化技術上有了突破之後再進行大量的裝置採購了。目前還是先把注意力集中在紡織機械技術圖紙資料的購買上,先把技術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