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那麼就絕不能殺他!”
韓漠哈哈大笑起來,收回了頭,此時立花道雨的額頭已經滿是冷汗。
其實韓漠心中十分清楚,想要問出倭軍情況,也並非難事,這立花道雨不說,他手下這些人總有怕死的,一定能夠問出一些東西。
只是在先前進攻倭船之時起,韓漠就已經注意到了這位身穿華麗大鎧的鹿角匪首,隨後跳海被擒,韓漠也是瞧在眼裡,也正因為韓漠傳達了命令,船上的弓箭手才沒有將他亂箭射死,否則亂箭之下,這群人想要保住命,絕無可能。
他知道這鹿角匪首是這群倭匪的首領,他所知的軍情自然也就比普通倭人更詳細準確,再與倭軍主力決戰之前,能夠對敵方的情況多瞭解一分,己方的勝算自然也就更大一些。
不打無準備之仗,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
接下來,雖然立花道雨頗有猶豫,但還是在韓漠冷漠的目光之中,將倭軍的動向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而聽到立花道雨的陳述,韓漠等人固然吃驚,那些南洋商人卻都更是大驚失色,其中有一名商人已經嚎啕大哭起來。
原來島津月久復國之後,很快就在倭之丸國打出了名聲,這島津月久還真不是泛泛之輩,短短時日之內不但以奇襲除掉山名宗盛復興了本國,而且他還迅速地集結屬地部隊,對外發動了攻擊,佔據了許多險要之地,一時間成了倭之丸國赫赫有名之輩,被稱為“九州血鷹”。
這倭之丸國是由三座大島相連,是為九州島、四國島和本土島,而島津月久的屬地便是在九州島上,一時間九州島上島津軍兵鋒極盛,其他大名聞風喪膽。
但是島津月久的兵鋒雖盛,卻有著致命的缺陷,那便是所領屬地太過貧瘠,幾乎沒有像樣的產業,早年依靠與南洋海上貿易倒也繁榮一時,可是隨著本國的動亂,南洋斷絕了與倭之丸國的海上貿易,九州西部地區頓時陷入荒瘠之中,缺錢少糧,島津月久的侵攻計劃頓時擱置。
島津月久顯然十分清楚自己所處的形勢,一旦經濟能力無法跟上,莫說攻城略地成就霸業,甚至於自己遲早都有被其他大名滅亡的可能,所以他思來想去,最終還是將手伸到了南洋。
只不過他的水軍實力並不強大,亦知道南洋如今正與東方的某國進行著商貿往來,東方的那支船隊很是龐大,而且船員俱都驍勇善戰,要想真正地控制住南洋,就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水軍,不但用來對付南洋諸國那些水軍,更重要的是用來對付來自東方的船隊。
面對著倭之丸國群雄割據互相殺伐的局面,島津月久當然沒有時間和能力去籌建龐大的水師,萬般無奈之下,他只能派使者與四國島上的幾位地方大名進行談判,面對南洋這塊肥肉,四國島上那群窮大名們頓時興奮無比,最終與島津月久達成了盟約,更是合力將南洋上的幾股海匪收編起來。
前番兩次偷襲中原船隊,更是獅子大開口,實際上還真不是有消滅中原船隊的圖謀,他們如此大動干戈,只不過是想嚇住中原船隊,令他們停止與南洋的貿易,從而讓南洋失去東方盟友的協助。
在他們看來,連番襲擊給東方船隊帶去了極大的打擊,東方船隊至少在大半年內甚至是一兩年內不敢再往南洋而來,而這段時間,足以讓他們對南洋諸國進行大肆的洗劫,甚至將南洋變成殖民地。
近兩個月前,倭軍襲擊東方船隊之後,本以為定讓東方船隊喪了膽,隨即倭軍主力全數南下,直往南洋殺了過去。
按照立花道雨的交代,這一次集結了幾乎倭之丸國百分之八十的水軍,超過三十艘大小戰船,由島津月久親自統帥,那是定要將南洋諸國洗劫一空的。
島津月久在本土進行了周密的佈置,委派了自己的心腹鎮守自己的屬地,抽身出來,在派出立花道雨之前,島津月久的船隊已經拿下了南洋十六國的其中三國,這三國距離南洋其他國家距離頗遠,而且國力十分弱小,島津月久的大軍所至,三國弱小的水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俱被各個擊破,三國也都陷入了刀兵戰火之中,飽受倭人的蹂躪。
也正是說到這裡,南洋商人中便有一人嚎啕大哭起來,被滅三國之中,卻有一國是此人的故土。
立花道雨交代,拿下三國之後,倭人大肆搶掠,而島津月久為了長期目標,並沒有對三國的君王痛下殺手,反而虛情假意要結為兄弟之邦,三國君主萬般無奈之下,俱稱島津月久為大哥,甚至在島津月久的逼迫下,派出了幾艘殘餘的船隻前去協助攻打南洋其他國家,而名義上率領這些南洋殘兵的首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