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2 / 4)

小說:指南錄 作者:雙曲線

,怎能理解大人一片赤心。怎能知道我等今日,乃為了百姓而自汙其名。”陳文寧陪著王積翁擠了幾滴眼淚。臉上的表情落寞而憂傷。

為商之道,關鍵就是在什麼人面前,裝什麼樣子。剎那間,房間內氣氛有些悲涼,兩個心事不為世人理解的高人,相對唏噓不止。

“陳兄,眼下咱們給叛賊輸糧送款,不過是為了一地百姓安危的權宜之計。盼得是能打動叛賊之心,讓她束手就縛,免去福建各州刀兵之災”,唏噓夠了,王積翁念念不忘給自己的行動定下基調,免得陳文寧意會錯了,將來引起元廷猜疑,或其他不必要的麻煩。

“是,是,宣慰使大人說得極是”陳文寧順著王積翁的口氣,忙不急待表達忠心。

二人都自詡為有識之士,彼此言下之意思,不說自明。又議論了一會如何從城中商人手裡收取“御賊費”,如果編造謊言,應付上司的細節,方才到花廳把酒。至於許夫人收到鹽後轉去哪裡,那是別人頭疼的事,二人管不得,也不想管。

許夫人素來言而有信,三日後果然撤軍,順著尤溪兩邊的山道,殺向泉州去了。王積翁長出了一口氣,正琢磨著如何賄賂達春,讓他不追究自己損兵折將之事的時候,一騎紅塵,順著建寧府到福州的官道上飛奔而來。騎在馬背上計程車兵盔斜甲歪,高舉著一份塘報(緊急軍情報告),一直闖到了福州府衙門口。

“緊急軍情,請呈宣慰使大人,建寧急報,文天祥兵出建陽關,昨日打下了建陽,今天一句兵臨建寧府城下”,士兵滾下馬,將一封告急文書舉過頭頂。

守在府衙門口的侍衛不敢怠慢,趕緊接過塘報跑了進去。一會兒,府衙前就響起了隆隆的鼓聲,淒涼的號角聲配合著戰鼓韻律在福州城頭響起。各營將佐慌慌張張從家中跑了出來,向府衙趕去。

“出什麼事情了”,路邊做生意的小販子低聲問道。十日之內,這已經是第二次擂鼓聚將,當年蒙古人打過來時,也沒見王積翁這麼緊張過。

“唉,文丞相帶兵,打過來了,前鋒已經過了建溪”,有訊息靈通者低聲說道,眼神中不知是興奮,還是恐懼。

“是麼,許夫人剛走,這回又要加稅了”,買雲吞的老闆收拾收拾挑子,準備回家。這生意沒法做了,過幾天,肯定各種抽頭花樣還得翻新。住在城內,還不如搬到鄉下種田安穩。

“嗯,三更笳鼓一聲響,開啟大門迎丞相。減稅削賦,均田免糧。”有閒漢唱著不知從哪裡傳來的民謠,晃晃悠悠地在巷子裡走過,離奇的曲調在百姓耳邊迴響。

“減賦削稅,有這等好事?”沿街的買賣人狐疑地自問。文天祥在邵武的作為,他們也聽說過。但邵武畢竟是個小地方,破虜軍有戰利品支撐著,不需要向百姓伸手。如果他入了福州,還能堅持那些讓給百姓的利益麼,大夥不敢保證。畢竟,上位者騙下位者,喊一句口號的事情多了。真正把口號喊完了,利用完了百姓的熱情,該收的稅,一分都不會少。

又幾匹快馬從街頭跑過,帶起一縷清風。這幾匹馬高大神俊,遠非福州本地所養官馬可比。馬背上,一個身穿探馬赤軍服色計程車兵,趾高氣揚地呵斥著,“讓開,讓開,達春大人有令,達春大人的將令來了。”

“德行!還不是一樣被人亡了國的”,路邊的百姓衝著士兵的背後吐了口吐沫,喃喃地罵道。

拔劍(四)

夏天的黃昏很美,陳吊眼躺在山坡上,眯著眼睛看天上的晚霞。北方的天空,隱隱飄來幾片昏黃色的雲,那是大隊人馬前進時帶起的煙塵。

陳吊眼吐掉口中的草棍,不緊不慢地站了起來,走向身邊吃草的戰馬。膘肥體壯的三河馬輕輕地打著響鼻,用頭在主人的肩膀上挨挨擦擦。

到底是戰馬,比自己軍中原來那些拉車的劣貨出色得多,一點兒沒有臨戰時的緊張。要是換了原來那些農家拉車的傢伙,現在早開始嘶叫了。陳吊眼愛憐地拍拍馬頭,目光對上坐騎秋水般的眼睛。

戰馬宛如通人性般,不停地用脖子碰碰他,通知他有人靠近,需要衝殺。

“彆著急,待會兒有你撒歡的時候”,陳吊眼拍拍馬頭,彷彿安慰著一個淘氣的嬰兒。山坡上,陸續有士兵站了起來,貼到自己的坐騎腹下。目光緊緊地盯像前方,山坡下,樹林外的那片平地。

那片平地沒有長莊稼。土地的主人想必已經死於蒙古人的屠殺中,不知道哪年割剩下的麥茬間,野麥子肆意地瘋長。新穗已經開始灌漿,與雜草在一起,顯得有些扎眼,有些淒涼。

平地邊是一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