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3 / 4)

小說:指南錄 作者:雙曲線

約法大會第四天,被天外飛石打破腦袋的大會主持者陳龍覆在代表們開始發言前,臨時增加了如下規則,

第一,每個發言人必須募集到四十人以上支援簽名,才可以提出上前臺說話的申請。

第二,每人每天只有一次簽名支援他人發言的機會,不得重複使用,濫用簽名權者,將被驅逐出會場。

第三,每個發言人每次只能提一條建議,每次發言不能超過一刻鐘。非經發言者允許,臺下不得中途打斷其講話,不得蓄意喧譁。經警告不聽者,將被驅逐出場。

第四,會場中打架、起鬨、亂扔髒物者,清除出場,今生永無入仕資格。

陳龍復的眼睛很紅,明顯,這些規則是他與文天祥等人連夜想出來的。而臺下的代表們不得不對規則表示支援,因為經過前三天的混亂,各方都損失巨大。甚至有些核心人物因傷失去了出場資格。

文天祥給大夥的時間只有三個月,一想起三個月無法達成協議,大都督府就要決定一切,並有可能強力推行選舉的後果,諸位代表們就不寒而慄。

約法會在充滿火葯味的氣氛中繼續進行,每天,都有好事者將會場上發生的一切記錄下來,以合適的價格賣給在場外翹首以盼的報紙寫手。

而寫手們,則將會場發言記錄和代表們的狼狽形象,添油加醋地吐抹一番,交給東家快速刊刻印刷。第二天,新聞和謠言就同時傳遍了福建各個角落。

南到流求北至遼東,幾乎所有英豪的目光都被這個鬧劇般的約法會所吸引。相對於約法會上層出不窮的花樣,忽必烈在遼東和乃顏的激戰,反而顯得異常平淡,平淡到幾乎吸引不起人們評論的興趣。

八月初,流求。

幾個文官打扮的大臣從狹小卻精緻異常的大宋行宮裡走出來,一路吵嚷著向遠方走去。流求天氣熱,所以官員們的火氣也隨著氣溫暴漲,身上看不出士大夫們半分溫文爾雅的樣子。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一個沉重裡帶著陰柔的聲音,衝著帝師鄧光薦譴責道。說話的人個子不高,臉上帶著陽光與風雨的滄桑,一雙眼睛非常深邃,彷彿包含著千秋大義在裡邊,讓人在其面前自覺渺小。

此人正是大宋前丞相陳宜中,剛剛從安南迴來沒多久,但在朝堂上的表現卻異常活躍。御史們幾次彈劾文天祥專權誤國的摺子,都是在他的授意下遞上去的。而他本人也經常在庭議中痛陳車駕回福建的重要性,認為福建之所以出現亂相,之所以放著大好收復失地機會不把握,而捨本逐末去召開什麼約法大會,就是因為皇帝車駕距離那裡太遠,黎民們感受不到皇家雨露之恩的緣故。

只是楊太后沒有什麼主見,小皇帝對一切建議都聽不懂,帝師鄧光薦總是裝傻充楞,流求安撫使,閩鄉侯甦醒又出海在外,導致了陳宜中的提議一直拖延到約法大會召開,也沒有透過。

對此,陳宜中很是不滿。所以今天下了朝,他特意找了幾個義氣相投的言官,把帝師鄧光薦堵在了皇宮外,開口,即以聖人之言相責。

“鄧某不才,請丞相大人賜教!”鄧光薦停住了腳步,端端正正地給陳宜中施了個禮後,坦誠地說道。

虎兕自然指的是文天祥和他的新政,而龜玉自然指的是皇家威嚴和大宋祖宗成法。陳宜中不相信,以鄧光薦的驚世之才,連這麼淺顯的比方都聽不懂。但面對鄧光薦的裝傻**,他又實在沒轍,只好強壓住心頭火氣說道:“宋瑞弄權誤國,先是不奏請朝廷,擅自取締了江淮軍。眼下又召開什麼約法大會,篡改大宋祖製成法。難道大人身為帝王之師,對此就一點兒也不著急麼?”

又來了,鄧光薦心中不滿地譏笑道。表面上,卻不得不做出深思的樣子與陳宜中等人敷衍,“這個?江淮軍是被張弘範擊潰而亡,實非宋瑞之責。至於約法大會麼。我想,宋瑞也是不得以而為之吧!”

“怎是不得以而為之,分明是蓄意而為,欲以瞞天過海之計竊居權柄。我大宋自有祖宗成法,三百年國運皆賴於此,文相不經庭議,不奏明聖上,擅自改之。膽大妄為之處,實乃古今第一奸人也!”御史大夫葉旭上前,大聲說道。

他與陳宜中,李麟等人素來交好,把持朝廷清議多年。陳宜中去了安南後數年不歸,幾人失了主心骨,才消停了下去。眼下雖然陳宜中平安歸來,葉、李等人在朝堂中也漸漸恢復了昔日的活躍。

鄧光薦輕輕皺了皺眉頭,向側面走開了數步,沒有答話。對於陳宜中以及他的朋友,鄧光薦甚有成見。在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