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2 / 4)

小說:史上第一暴君 作者:誰與爭瘋

然後以關中之地為根基,再殺回關東,最後席捲天下,恢復江山正統。

眾多文武瞧出了這一點後,對於在長安定都也沒什麼牴觸,何況長安本就是漢室都城,從哪方面來看都沒必要再跑回一片殘破的雒陽。

“還都之事,此時頗不恰當,陛下可不予理會。”

最終還是司徒王允應了劉軒的話,他瞧的出其中利害,加上又是此時朝中威望最重者,自然要他先開口。

此言一出,太尉楊彪、司隸校尉黃琬、司空張溫都紛紛應是,劉軒卻注意到太傅袁隗一直不聲不響,估計是因為聯軍中有他兩個族人,沒法開口,只得裝啞巴。

“還都自然是不行的,眼下要討論的是,何人可為雒陽令?”

漢朝制度,一縣人口過萬戶,設令,萬戶以下設長。

比如劉備現下為守平原縣令,也就是說劉備所治理的乃是萬戶以上的大縣,這級別還要比縣長高上一些。雒陽雖然是都城,但一城長官也不過是雒陽令罷了,可雒陽因為其特殊的情況,這個雒陽令還要比一般的大縣縣令牛那麼些——可入朝議事,直接向皇帝負責。

這一點就顯出雒陽令的特殊來了,這也是一些人想討要雒陽令的緣由——但是問題在於,若朝廷不在雒陽,這雒陽令就有些雞肋了,頂多地位上超然了點,實權上反而還要受制於河南尹。

有這麼多亂七八糟的關節,再加上雒陽的位置極為敏感,這雒陽令由何人擔任,還真叫滿朝文武傷透了腦筋,結果討論來討論去,最後只得出兩個人選。

“冀州刺史韓馥、北海太守孔融,可為雒陽令。”只是這兩人若任職雒陽令,似乎有點不靠譜,那等於降級任用,最後還是袁隗提了建議:“既然定都長安,當裁撤河南尹復置河南太守一職,不若以孔文舉任之以治雒陽?”

P。S:求點推薦票噻~~

第65章封賞

河南郡因為是京師雒陽所在,為了提高此地郡守地位,不稱太守,而設河南尹。

河南尹治理雒陽並周邊共二十餘縣,算的上是相當有實權的職位,只是因為京師的特殊情況,河南尹對於雒陽卻沒有什麼控制力,大的事情由朝廷諸公,雞毛蒜皮的事情有雒陽令去負責。

如今遷都長安,河南郡不再是京師所在,那河南尹也就不不能再設定了,倒是長安這地方需要設定京兆尹,不過具體人選眼下還沒有功夫去選,反正朝廷所謂的天下大事也就長安這麼點地方,還沒到需要單獨撥一個人去處理長安的事情的地步。

所以,河南郡當復置太守,治所雒陽——如果太守的治所定在雒陽,那麼雒陽令的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當值的太守自會任命信得過的人去治理自己所在的城縣。何況,他自己也住在那裡,若不想住的難受,也得用些心思下去。

至於袁隗提議的人,想來沒人不知,即便不熟悉漢末這段歷史的人,對於孔融之名也是有所耳聞的——這就是讓梨的那個,而且才學也是不俗,在當今素有名望,以他擔任河南太守一職,也沒有什麼人能提出反對的話來。

這就是此時聲望重的好處了,不過劉軒對這人並不是很喜歡,因為孔融不但本身是威望極重,還是當今門閥士族的代表人物,加上孔融本身對於軍國大事也不是特別擅長,所以劉軒覺得此人就算招入朝中也沒什麼大用。

同時孔融這人脾氣很不招人待見,有點自覺聲望隆重,行事起來肆無忌憚的意思,曾經數次辭官,而且對任何人都沒個好臉色,後來曹操殺他,也多是因為這一點。估計真入朝中來,自己能不能忍住還真不好說。

當然,孔融本身還是有些能力,比如孔融鼓勵教育,這點倒是很讓劉軒敬佩。

不過就目前來看,孔融遷河南太守,對於朝廷絕對是有利的。只要孔融控制住長安東面,那麼劉軒就可以放心的去對付西北勢力了。

孔融名望高,天下諸侯即便興兵也不敢隨便去動他——黃巾軍除外,所以孔融即便沒有什麼軍事才能,也可以為朝廷爭取足夠的時間。同時孔融雖然為門閥爭利,但表面上還是忠於漢室,朝廷或者皇帝下旨,孔融還是得遵從,這樣的話等劉軒收拾了西北迴過頭來的時候,也可以不用費力氣去攻打洛陽。

同時孔融坐鎮洛陽,也叫朝廷與關東諸侯之間出現了一個緩衝,有個這個緩衝地帶,雙方也會保持有限的交流,同時朝廷又不能直接對關東產生影響,那麼關東諸侯就可以更加的肆無忌憚。

總之,無論從哪方面看,孔融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所以劉軒立刻下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