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土著人(通常認為的南洋人LAYAN),臺灣到15世紀或16世紀才見於史書之中,
那時海盜和從中國、日本、葡萄牙和荷蘭來的商人把它作為基地。在17世紀的中葉,臺灣
成了被打敗的明朝的最後堡壘。明朝最後的軍事保衛者、冒險家鄭成功離開大陸,在擊敗荷
蘭人以後,確立了他在臺灣島上的統治。
1688年,勝利的清朝又把鄭成功的後代遷走。臺灣併入中華帝國,在以後的200年在
行政管理上作為福建省的一個府。
直到18世紀和19世紀才開始從大陸大量移民。多數移民來自沿海省份福建和廣東,那
些人的後代現在被稱為“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從民族、語文和文化方面看,他們同住在他
們祖籍省份的各民族的人沒有什麼區別。
臺灣現代史上的一個大轉折點發生在1894年至1895年的戰爭中,現代化的日本擊敗腐
朽的清政權的時候,日本把臺灣和澎湖列島作為戰利品,歸它所有。臺灣變為日本的殖民
地,時間長達半個世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5年日本失敗後,臺灣歸還中國。所有的國家,包括美國在內,毫無疑問地認為臺
灣是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當時多數臺灣人也這樣認為。
若不是1950年6月爆發朝鮮戰爭,國民黨在臺灣的統治很可能是短命的。那場戰爭使
蔣介石政權依賴第七艦隊,使臺灣成為事實上的美軍保護之地。
美國對國民黨政權的軍事和經濟支援並不完全是從民主的理想出發的。在50年代和60
年代,蔣掌管的是一個嚴密控制的極權主義政府。然而,國民黨從來沒有聲稱自己是臺灣的
統治者,而是把自己說成全中國的合法政府。這畢竟是它存在的理由。
1972年的上海公報承認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部問題,美軍要撒出臺灣。
縱觀臺灣歷史,顯然沒有支援臺灣獨立的令人信服的歷史根據。
除了中國在西太平洋不斷增強的軍事力量外,臺灣(和大陸)還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情
緒,因此,臺灣獨立的遠景黯淡。看來可能的是這樣一種前景:在承認臺灣20世紀獨特的
歷史的基礎上,在大中華的框架內實現高度的政治和經濟自治。
這種安排只能由中國各黨派自己作出。如果美國政府出於國內黨派鬥爭的需要而不是對
國家利益的現實考慮,介入中國內政,那麼,(臺灣)實現真正、持久自治的可能性也將會
減少。
(摘自美《洛杉礬時報》)
美國的外交是不誠實和不負責任的
無論哪一個國家在參與國際事務或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時,應以誠實信義為本。
每一個國家都應最大限度地維護本國利益,但這並不表明可以不擇手段、出爾反爾,甚
至施用欺詐、設局、造謠惑眾等令人不齒的伎倆,自蘇聯解體後,美國在很多場合從不諱言
自己領導世界的使命——姑且不談他們的這種“無降大任”是否應屬自作多情,但他們在外
交上的一系列澮使人存疑:這個國家到底是幼稚還是狡猾?
美國讓李登輝訪問康奈爾大學就是一例,當時,克里斯托弗親口告訴中國外長錢其琛,
他說美國不可能給李登輝發放簽證,因為那樣做是違背中美之間的三項聯合公報的。這就是
美國遞給中國的口信,而且有幾點需要說明:一、克里斯托弗說這番話時並非在他們家廚房
裡說的,他是以一個國務聊的語氣向另一個當事國的外交部長給予了承諾;二、克氏給予這
種承諾時不是在酒後,不是在“心神喪失”(美國司法實踐中的常用語)期間,也並未收到
脅迫和誘導———中國人相信了美國人。誰知僅隔一個星期左右,白宮又正式宣佈將給予李
登輝的人境簽證。在宣佈這一決定的同時,他們發言人為政府的舉動提供了理由:李登輝此
次赴美僅僅是一次“私訪”,他只是以一個校友的身份回他的母校參加一項紀念活動——在
一個以自由和民主為本的國度,對這樣的訪問沒有理由加以拒絕,故而,李登輝先生訪美並
不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