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 / 4)

小說:我讀道德經 作者:一意孤行

宋忌憚的名將,在北宋大軍猛攻長江防線時卻又無所作為,任其浮橋搭就,天塹變通途;金陵城被圍困,猶在宮中與道士和尚大談佛道,直到淪為俘虜才如夢初醒。如此帝王,稱其為昏君,也毫不為過。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階下之囚宋徽宗

階下之囚宋徽宗

宋徽宗(1082~1135)名趙佶,號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中國北宋皇帝,畫家,書法家。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裡處)。擅長楷、草書及山水、人物、花鳥、墨竹。擅長婉約詞,創“瘦金體”。

在位期間,重用蔡京、童貫、高俅、楊戩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財,窮奢極侈,荒淫無度。建立專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處搜刮奇花異石,用船運至開封,稱為“花石綱”,以營造延福宮和艮嶽。由於宋徽宗荒淫無度,造成國庫空虛,人民民不聊生,爆發方臘、宋江等領導的農民起義。

公元1125年10月,金軍大舉南侵,金軍統帥宗望統領的東路軍在北宋叛將郭藥師引導下,直取汴京。

宋徽宗接報,連忙下令取消“花石綱”,下《罪己詔》,承認了自己的一些過錯,想以此挽回民心,但人心離散為時已晚。金兵長驅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怕又急,拉著一個大臣的手說:“沒想到金國人這樣對待我。”話沒說完,一口氣塞住了喉嚨,昏倒在床前。被救醒後,他伸手要紙和筆,寫了“傳位於皇太子”幾個字。12月,他宣佈退位,自稱“太上皇”,讓位於子趙桓(欽宗),帶著蔡京、童貫等賊臣,藉口燒香倉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第二年4月,圍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綱擊退北返,宋徽宗才回到汴京。

公元1126年閏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廢宋徽宗與子趙桓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將徽、欽二帝,連同后妃、宗室,百官數千人,以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法駕、儀仗、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天下州府地圖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積蓄被擄掠一空,北宋滅亡。因此事發生在靖康年間,史稱“靖康之恥”。

宋徽宗的諡號是“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真不知道這樣一堆充滿讚美的詞彙,是南宋的禮官們如何想出來的。乍一看這堆諡號,不知歷史的人,也許認為他是位出色的皇帝。但他雖然在做皇帝上沒有什麼成就,卻在藝術方面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據說,一次宣和殿前的荔枝結果了,孔雀在樹下啄食落下的荔枝。趙佶一看心血來潮,命畫師們畫一幅荔枝孔雀圖給他評賞。他看完畫師的作品後不滿的說:“你們雖畫得不錯,可惜都畫錯了,孔雀上土堆,往往是先舉左腳,而你們卻畫成了先抬右腳。”起初畫師們不信,反覆觀察後,果如趙佶所言。

還有一次他去龍德宮品畫,看到一幅月季花連連叫好,眾畫師莫名其妙,請萬歲爺賜教,宋徽宗說,百花之中,唯月季花少人畫,其原因是此花每月開一次,一年四季以及清晨黃昏,它的花瓣、花蕊、花葉的形狀和顏色都會發生變化,很難掌握得準確,此畫上之花是春季正午時分盛開的月季花,畫得準確同真花一樣。眾畫師不信,找來畫作者一問,畫作者道:此畫畫的正是春季正午盛開之花。可見其觀察之真之細。

故此他的傳世作品《芙蓉錦雞》、《池壙秋晚》、《四禽》及《雪江歸棹》等畫,都可稱為傳世珍品。

宋徽宗還親自出題,留下了“踏春歸來馬蹄香”的佳話:一日,趙佶踏春而歸,雅興正濃,便以“踏花歸來馬蹄香”為題,在御花園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畫考。這裡“花”、“歸來”、“馬蹄”都好表現,唯有“香”是無形的東西,用畫很難表現。許多畫師雖有丹青妙手之譽,卻面面相覷,無從下筆。有的畫是騎馬人踏春歸來,手裡捏一枝花;有的還在馬蹄上面沾著幾片花瓣,但都表現不出“香”字來。獨有一青年畫匠奇思傑構,欣然命筆。畫構思很巧妙:幾隻蝴蝶飛舞在奔走的馬蹄周圍,這就形象地表現了踏花歸來,馬蹄還留有濃郁的馨香。宋徽宗俯身細覽,撫掌大讚:“妙!妙!妙!”接著評道,“此畫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無形的花‘香’,有形的躍然於紙上,令人感到香氣撲鼻!” 眾畫師一聽,莫不驚服,皆自愧不如。

他還發展了宮廷繪畫,廣集畫家,創造了宣和畫院,培養了像王希孟、張擇端、李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