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批傑出的畫家。他組織編撰的《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是美術史研究中的珍貴史籍,至今仍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不是讓人們遠離“五色”“五音”“五味”“畋獵”“珍寶”,這些原本美好的東西為什麼要遠離呢?關鍵是一個“度”字。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都天資聰慧,他們的聰明才智原本可以把國家治理好,但是,面對“五色”“五音”“五味”“畋獵”“珍寶”他們陷入了“無度”的泥潭,從而荒廢了朝政,釀成了千古遺憾,讓後人不知道怎麼來評價他們。
第十三章:寵辱若驚
第十三章:寵辱若驚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若身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天下。
筆者字面理解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人們把寵愛和羞辱看的很重,因為,受到寵愛就代表榮譽,受到羞辱就代表恥辱,這兩者都事關他們的前途,當然在得到兩者中任意一個的時候都會大吃一驚。都是人把自身的成敗榮辱看的太重在作怪。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什麼叫做“寵辱若驚”呢?因為寵愛就好像得到功名富貴一樣,有一天恐怕又要失去,而羞辱就好像被辭職的人,將要受人嘲笑。都事關功名利祿,所以得到羞辱、失去寵愛都會大吃一驚。這就叫做“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若身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什麼叫“貴大患若身”呢?我們之所以怕禍患降臨,是因為我們有身體的存在。如果將生死置之度外,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
所以有道的人,他雖然得到尊榮的地位,但是他不視為自己的榮耀,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尊貴,就是天下人的尊貴,自己的榮耀,就是天下人的榮耀,像這種有道之人,我們才可以把天下交給他。
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天下。
因此如果有人貴重自己的身體,但並不為了貪享榮華富貴,而是為了拯救天下眾生的大任務,像這種人,我們就可以將天下託付給他。
筆者感悟
本章老子是要闡述:寵辱不驚、以天下為己任、大公無私的高尚情操。
現在,有些人一提到“以天下為己任”就感到不可思議,認為大公無私的人是“傻子”。整天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全然不知自己對社會該盡的義務,還整天發洩對社會的不滿,認為社會給他的機會太少了,前途一片黑暗。
老子說:“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天下。”其實是一個辯證法關係,以天下為己任、大公無私的人,得到的回報會更豐厚,那就是社會會把權力和地位交給他;有了權力和地位,他可以更大範圍的造福人民,社會會把更大的權力和更高的地位交給他;有了更大的權力和更高的地位,他又可以為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社會會授予他崇高榮譽。可以說:“大公無私”得到的回報是豐碩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膾炙人口的名句,出自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它的意思是: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吃苦在前,享樂在後。這兩句話閃耀著理想的光輝,跳動著民族的脈搏,孕育著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的幼芽。“先天下之憂而憂”,好就好在一個“先”字上,“後天下之樂而樂”,妙就妙在一個“後”字上。“先”“後”對比,何等鮮明,真能啟人深思,發人深省。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周公讓位
周公讓位
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輔佐周王治理天下。歷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約公元前1100年),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聖人之一。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發的母弟。他在周滅商之戰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滅商2年後,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武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