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被敵人傷害呢?
其實老子是在闡述一種人生哲學。生存能力強的人能夠洞察事物變化徵兆,分析事物變化規律,在變化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應變準備,一旦變化開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當然危險不會降臨到他身上了。
老子要闡述的更深層次的意思是“運籌帷幄”的大智慧。
西漢初年,天下已定,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行盛大的宴會,喝了幾輪酒後,他向群臣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會取得勝利?項羽為什麼會失敗?”高起、王陵認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佔城池與戰略要地,給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業。而項羽恰恰相反,有人不用,立功不授獎,賢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敗。漢高祖劉邦聽了,認為他們說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勝原因是能用人。他稱讚張良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古人有名,有字,子房為張良的字)。”意思是說,張良坐在軍帳中運用計謀,就能決定千里之外戰鬥的勝利。這說明張良心計多,善用腦,善用兵。後來人們就用“運籌帷幄”表示善於策劃。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田單的大智慧
田單的大智慧
田單是齊國田氏王族的遠親。齊湣王時,田單擔任臨淄地區管理市政的小官,並不被齊王重用。
後來,燕國派遣大將樂毅攻破齊國,齊湣王被迫棄城逃跑,不久又退守莒城(今山東莒縣)。在燕國軍隊長驅直入,征討齊國之時,田單也離開都城,逃到安平(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他讓他的同族人把車軸兩端突出的部位全部鋸下,安上鐵箍。不久,燕軍攻打安平,城池被攻破,齊國人紛紛奪路而逃,結果因為車軸互相撞擊而撞斷,車子癱瘓動彈不得,被燕軍俘虜。只有田單和同族人用鐵箍包住了車軸,得以逃脫,向東退守即墨。這時,燕國軍隊已經全部降服了齊國大小城市,只有莒和即墨兩城未被攻下。燕軍聽說齊湣王在莒城,就調集軍隊,全力攻打。齊湣王的所作所為早就惹得國憤民怨,大臣淖齒就殺死了他,堅守城池,抗擊燕軍,燕軍幾年都不能攻破該城。迫不得已,燕將帶兵東行,圍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官員出城與燕軍交戰,戰敗被殺。即墨城中軍民都推舉田單當首領,他們說:“安平一戰,田單和同族人因用鐵箍包住車軸才得以安然脫險,可見他很有遠見會用兵。”於是,大家就擁立田單為將軍,堅守即墨,抗擊燕軍。
過了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他和樂毅不和。田單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就派人到燕國去行使反間計,揚言說:“齊湣王已被殺死,沒被攻克的齊國城池只不過兩座而已。樂毅害怕新國君找藉口殺死自己而不敢回國,他以討伐齊國為名,實際上是想和齊國兵力聯合起來,在齊國稱王。齊國人心還未歸附,因此暫且拖延時間,慢慢攻打即墨,以便等待時機成熟再稱王。齊國人擔心燕國其他將領帶兵前來,即墨城就必破無疑了。”燕惠王聽信傳言,派大將騎劫去代替樂毅。
田單親自和士兵們一起修築工事,並把自己的妻子姬妾也編在隊伍之中,還把全部的食物拿出來犒勞士卒。他命令裝備整齊的精銳部隊都埋伏起來,讓老弱婦女上城防守,又派使者去和燕軍約定投降事宜,燕軍官兵都高興地忘乎所以。田單又把民間的黃金收集起來,共得一千鎰,讓即墨城裡有錢有勢的人送給燕軍,請求說:“即墨就要投降了,希望你們進城之後,不要擄掠我們的妻子姬妾,讓我們能平安地生活。”燕軍將領非常高興,滿口答應。燕軍防守也更加鬆懈了。
田單命令城中軍民在吃飯之前要祭祀祖先,使得眾多的飛鳥因爭食祭祀的食物,在城上盤旋飛舞。城外的燕軍看了,都感到很奇怪。田單揚言說:“這是神仙要下界指導我們克敵制勝。”又對城裡人說:“一定會有神人來做我的老師。”有一個士兵不以為然,戲謔地說:“我可以當您的老師嗎?”接著就揚長而去。田單連忙站起來,把他拉過來,請他坐在向東的上座,用侍奉老師的禮節來侍奉他。那個士兵見田單很認真害怕了,老實地說:“我欺騙了您,我真是一點兒本事也沒有。”田單說:“請您不要再說了。”接著就奉他為師。田單每次發號施令,一定要稱是神師的主意,人們見到連神仙都來幫助守城,更加穩定了心神,鬥志更加高昂了。
田單又揚言說:“我最怕的就是,燕軍把俘虜的齊國士兵割去鼻子,放在隊伍的前面行進,和我們作戰,看到那個場景,城裡的軍民都會害怕,嚇得連武器都拿不起來了,更別提反抗了,那即墨就必然被攻克了。”燕軍聽到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