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都能寫出來。不知這位“一般小學生”是哪位神童?還有的說,魯迅是一個看不慣一切的人,若是生在今天,不是坐牢,就得抑鬱早死。說這話的啥意思?魯迅處在國民黨白色恐怖高壓統治時期,尚沒有坐牢早死,我們今天社會進步發達了,言論相對自由了,魯迅反沒有好下場了?一些人潑向魯迅的汙水,不論也罷。向一切人宣戰,本是魯迅的特點,這些向他開戰的人,就權當是他的徒弟吧。但我總覺得,這些徒弟都是汲著他的營養,他們和魯迅比起來不過是一些小爬蟲而已,任何對魯迅的枉評,都只能叫人笑掉大牙。
中國歷史上有兩棵文化的大樹,一個是孔子,一個就是魯迅。魯迅生前是最反對孔子的人。他說“孔子之在中國,是權勢者捧起來的……和一般的民眾並無什麼關係”。他認為以儒家學說為代表的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吃人的歷史。孔子的學說是教人做順民的道理,而魯迅的學說則是教中國人站起來的道理,因此他們的學說是對立的。現在又有人提倡國學儒學了,不知其用意何在?還叫中國人做順民嗎?魯迅先生如在,也許真的要氣死了。
郭沫若曾為魯迅撰寫輓聯雲:“孔子之前,無數孔子,孔子之後,一無孔子;魯迅之前,一無魯迅,魯迅之後,無數魯迅。”魯迅的文化影響力現已歷百年而不衰,算是對郭聯最好的註釋。
2。6 懷恨孔子
孔子這個人,在中國的影響太大了,原因就是他的思想是直接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無論誰在臺上,都很合胃口,所以歷來的統治者都不遺餘力的鼓吹他的思想。那叫灌輸啊。以致於平民老百姓,再不喜歡這個人,也不得不或多或少地知道這個人一些。
我幼年時曾聽一鄰家嫁出去的姐姐形容她婆家那裡人的不開化:跟孔夫子沒走到過那裡似的。她並不識字,大概是對婆家不太滿意,但也知道拿孔夫子來說事。
鄉間哩語中,不知有多少和孔子有關的話,如:孔夫子放屁――文氣颼颼,孔夫子張嘴――出口成章,孔夫子掛腰刀――能文能武等 。
全國各地的地名中,有很多是以孔子的行跡命名的,如聖人窩,夫子廟等等。
識幾個字的人大都知道幾句孔子的話。現在不翻論語,我隨口就能想起不少句,如:仁義禮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不言,寢不語;不撤姜食等等。因為有了孔子的這些說教,我便沒有了思想,處處受到限制,連吃飯睡覺說個話也要受到約束。古代人對他信得更多一些,不知他們是怎麼傳宗接代下來的,我輩能有今天實屬不易!
統治者之所以把孔子的思想推廣了極至,就是看到了它對千千萬萬老百姓愚弄到了極至。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維護現有的統治秩序,讓人們都當順民,不得有任何反抗心理,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能忠於一個人,不能有任何二心。這麼一套徹頭徹尾的維護封建制度的理論,哪個憨子得了不知是寶貝,不把它當成老祖宗祭奠起來!所以不管是漢人當皇帝,還是滿蒙人當皇帝,都會把他奉為聖人。中國的封建制度之所以這麼穩固,中國現代資本主義的形成之所以這麼艱難,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程序之所以這麼緩慢,中國人的解放思想之所以這麼不易,不能不說和這種愚民思想的根深蒂固有很大關係。
在現代,孔子思想是什麼?它就是繼續愚弄老百姓的迷魂湯,是繼續進行改革開放的無形枷鎖,是民主建設的攔路虎,是加快推進社會前進的絆腳石!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一批有識之士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就清醒地看到了孔子思想幾千年來對中國人的壓抑、束縛和禍害,義無反顧地吹響了反對孔子的號角,喚醒了幾萬萬中國人反對封建反對迷信提倡科學的意識,整個中華民族為之振奮,從此才有了中國人站起來的曙光。
現在又有人提倡國學儒學了。是看到隨著改革開放的擴大,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老百姓有點敢表達自己的意願了,對孔子的那種讓老百姓都當順民的思想有所沖擊,於是有些人就害怕了。一些所謂的專家名流,害怕他從故紙堆裡扒來的那包古董沒有市場了,害怕他們的能力駕馭不了稍微長出點自我意識的群體的崛起,一時又拿不出治國安邦的有效方法,只好把修補了幾千年的那套舊傢伙再重新套到中國人民的頭上,其做法何其鄙陋耶!
3。1 莫把路牙石修成衙門
近年來,我國各地的城市建設發展很快,每到之處都可見正在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