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迷與清 作者:

些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的改擴建。這本是好事,城市在建設中變得越來越漂亮了。但也有一個共同點讓人看著不舒服,就是我們一些城市的路牙石修得太高,像個衙門似的,很不人性化。

搞城市建設,應該始終考慮到是否方便老百姓的生活,是否和時代的發展同步。現在城市的車輛越來越多,照理馬路應該越修越寬,而且隨時隨地應方便停車。路牙石修得太高,顯然人為地讓道路變窄了,浪費了本可以利用的地理和環境空間,而且也很不利於行人的安全和機動車輛的停放。

我們的城市人口密度都較大,還是一個腳踏車王國。一些道路路牙石修得太高,給行人行車的安全帶來了一定的隱患,遇有緊急情況,想上路邊躲避一下很難上去。特別是在有些快車道和慢車道不分的道路上,腳踏車很容易被機動車擠得無處躲藏。我不知市政部門在修路時是不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即使從行人的角度考慮,路牙石修得太高,雖然有利於把人行道和快車道很好地分開,有利於行人的安全,但太過懸殊,有的地方高差達幾十厘米,反倒讓行人從心理上感到不安全,有如臨“深池”的感覺,特別是年齡大些的人走在這樣的路上更感到彆扭。

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原因,過去的城市規劃基本上沒有考慮留有一定密度一定規模的停車場。現在車輛多起來了,停車成了大問題。與此同時,交警部門在管理道路時往往又這也不讓停那也不讓停,一些車主也就只能看沒有警察就停,以致很多地方車輛亂停亂放的現象成了城市的頑疾。路牙石修得低一些,可以在路邊見縫插針劃一些停車區,方便機動車輛停放。

我們到一些發達國家去考察,留意人家的道路建設,很少有把路牙石修得像個衙門似的,有的乾脆就不用路牙石,柏油路面緊挨著就是草地、地坪,這一方面是出於節約, 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行人的方便和安全。他們這樣做,不僅沒影響了城市的美觀,反倒顯得很和諧。我們的城市還不富,沒有必要凡路都要路牙石,都要修得高高的,甚至還換成花崗岩大理石的。這是一個民生問題,它反映了我們的工作是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是不是一點一滴都為老百姓著想了。

3。2 故宮該扒

近來我越來越考慮故宮該扒,不惟如此,連長城、天壇、頤和園、大雁塔、布達拉宮等這些但凡古點的東西,都該扒。

為什麼呢?

一是這些東西過於陳舊,影響又好又快發展。君不見現在全國好多地方,不管是新建的樓還是舊建的樓,也不管設計使用年限是多少,只要是哪個領導或某個開發商看上了這塊地皮,有關部門就會從發展的角度考慮不遺餘力的馬上給拆掉。至於說這樣會造成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那倒不必在乎,反正毀掉的不是自己的,關鍵是要講政治要能出政績。當然也有地###得這樣做太浪費太可惜,有點暴殄天物,比如杭州市就出臺檔案作了硬性規定,一些固定建築使用年限不超過二十年或不超過設計使用期限的三分之一,不允許拆除。我覺得他們有點小家子氣,不是幹大事的料。

二是這些東西都是前人創造的,看著不順眼。人們到這些地方來,看到的都是古人的功績,這對今天的當局者來說,雖說沒有多少害,但也沒有多少好處,人們絕不會把功勞算在現在人的身上。現在政界流行的規則是,後任絕不管前任幹過的事,你修的路我絕不接著修,要幹我也只能是另起爐灶。現存的這些古董,不僅不能給今人臉上貼金,相反還要不時花大筆經費去保護去維修,一旦維護不好,比如一把火燒了,還要擔很大的責任。總之,怎麼算帳都不合適。如果扒了它,建一些新的東西矗立在這麼顯眼的地方,則是很大的政績工程,上級領導看了肯定說好。

三是這些東西也有不科學的地方,保留它不利於與國際接軌。古人在搞這些東西的時候,科學還不發達,無論設計、工藝、用材等,都與現在的水平無法比擬。比如故宮就建得太矮,長城修得也不直。這讓外國人看了只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人家會笑我們落後、複雜、沒有科技含量,不願意再跟我們合作。另外,越是古老的東西越是過時貨,人們對這些東西越留戀,越不利於解放思想。扒掉它,不僅可以騰出空間建設更新更好的東西,也有利於打破它對人們思想 的禁錮,丟掉歷史包袱快速奔向小康。

有此三理,故宮怎不該扒!

。 想看書來

3。3 “惡搞”的危害有那麼大嗎?

前不久,《工人日報》刊載吳某的文章《“惡搞”是在拔文化的根》,說自從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