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心法影響之後,成為一片曠世奇功,這些年來他踏足上古之路,金丹九轉,前途無量都是在這篇奇功上創造的。
但李一鳴卻知道,這篇功法再好,那也僅僅是變異過來的功法,若是跟原本經歷無數人修改,能夠完美配合‘太上忘情篇’的修行功法相比,卻又是一個地上,一個天上了。
所以在得到太玄之門中傳出功法時,他毫不猶豫的決定了更換功法,在將功法強記道心頭,再默默理解了上百遍,將其中經義盡數明瞭之後,他也乘著肉身被強化的這一場東風,開始修煉這一篇喚作‘一氣太清化玄訣’的功法。
‘一氣太清化玄訣’乃是一篇上古奇功,不僅僅秘不外傳,而且修煉更需機緣,所以本來在太上丹道之中也只有少數人能夠修煉,這不多的人之中能練成的人就更少。
不過李一鳴並不知道這件事,拿到手來便開始修煉。也不知道是他本身符合了此功法的要求還是因為修煉變異煉氣訣為‘一氣太清化玄訣’打好了基礎,入手可謂是毫無障礙。
“一氣太清化玄訣”也是走得‘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的路線。不過因為是上古功法,除了最初的‘煉精化氣’一樣之外,後面的‘煉氣化神’便是金丹九轉,而後‘煉神返虛’‘煉虛合道’就更是仙人境界了根本就不是他能夠企及的了。
本來旁人轉修功法,都要廢除之前的修為,從頭開始,雖說沒有了門檻,但積累元氣的過程也是十分漫長。
但李一鳴此次卻是不同,因為他原本修煉的變異煉氣訣也是從‘太上忘情篇’中變異而來,雖然比起‘化玄訣’來說層次低不少,但從性質上來說卻算得上是同源而出。
為了減少元氣積累的時間,李一鳴進行了一番大膽嘗試,果然發現自身真元力竟然能夠轉化成‘化玄訣’的元力,只不過在運轉功法的時候需要同時逆轉‘變異煉氣訣’。
一心二用對與李一鳴這種能夠一口氣操縱千萬劍光的高手來說從來不是什麼難事,雖然兩套功法同時運轉有些阻礙,卻也難不倒他。
經過一番嘗試之後,他解決種種難題之後,發現這種‘元力重利用’的法門果然節省很多時間,而且因為兩種元力一脈相承,後來被煉化出來的‘化玄訣’真元力反而更加凝實。
掌握了這種法門,不利用才是笨蛋。又加上他早就金丹二轉,甚至快第三轉的心靈境界,對於修行上更是沒有瓶頸,所以,他修煉化玄訣可以用‘突飛猛進’四個字來形容。
‘煉精化氣’的先天、辟穀、築基、他只花費了十天時間;凝結金丹,達到一轉,他只花費了三個月時間;金丹二轉他花費了五個月時間;此後重悟法則,融匯金丹,利用剩餘的真元力增強金丹二轉的修為又是三個月時間,直到一年時間過去,他完成了別人數十年,上百年的修行過程。
第一四二八章 古今之道,丹成九品
看著丹田之中,那重新凝結的金丹,雖然因為真元再次淬鍊,使得個頭要整整比之前的要小了一半有餘,雖然這樣表明他的真元力損耗了一半有餘,但他非但不擔心,反而欣喜不已,因為他在得到‘化玄訣’的同時,也知道上古的部分秘聞。
一番分析比較之後,他漸漸掌握了上古修行之道與當今修行之道的異同之處,以及其根源所在。
若說上古時候的修士與當今有什麼不同,那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修行條件的不同,另一個則是上古有道行傳承,而現在只有修行之法,沒有悟道之法。
前一個不同,導致了上古的繁榮,當今的凋零,而後一個不同才是真正決定了上古修行之路與當今修行之路的不同。
試想,上古時候有道行傳承,修行者只要修煉到一定程度都能夠體悟道行,奠定道基。借道基感悟法則玄奧,天機變化。
故而‘煉氣化神’這一步,根本無需在凝結金丹之後再改變形態,直接以金丹這一最符合天地初始的形態,就能夠將‘煉氣化神’這一步基礎打得最為牢固,為今後修行鋪一條康莊大道。
而當今,道行傳承斷絕,雖然能用修行之法達到金丹期,但因為沒有感悟道行,所以沒有人能夠在金丹期感應到法則的存在,進而‘煉氣化神’。
所以在此路不通的情況下,有大神通者創出捷徑之路,那就是‘碎丹成嬰’,在元嬰上隱含人體竅穴,上應天地之奧妙,進而減少參悟法則的難度,而後迅速跨過‘煉氣化神’進入‘煉神返虛’,然後再借著元神之妙,才開始體悟天機大道,衝擊‘煉虛合道’,達到飛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