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仙。
古今兩種修行體系本沒有高下。若非要比較一番,前者乃是吻合大道痕跡,後者巧妙絕倫另闢蹊徑,前者力量強大,後者修行速度更快。當然由於當今修行環境遠遠不如上古,所以修行體系本身速度快,卻也比不上上古時候。
至於說在當今的環境下,老老實實的進行上古修行之道,即便能夠凝結道行,除非有李一鳴這樣的機緣,恐怕老死也難以將金丹幾轉,更不用說完成‘煉氣化神’的過程。
當然,此時李一鳴走上上古修行之道,自然更加關心上古時候的情況。其中便有一條與他現在的情況相關,這一條在上古秘聞便是與金丹品級有關。
話說由於上古修行之道,很多人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煉氣化神’‘琢磨金丹’,所以除了金丹境界之外,對於金丹的質量,他們也像外丹一樣詳細劃分各種品級,而這個劃分規則就喚作‘丹成九品’。
所謂丹成九品,就是將金丹劃分成上中下三個檔次,每一個檔次有三品。其中上者一二三品,中者四五六品,下者七八九品。雖說品級界限並不是十分明瞭,但品級不同,今後修行成就的高低卻是差別很大。
上古俗語之中甚至有這樣的說法:‘丹成下等地仙之資,丹成中等天仙之姿,丹成上等問道可也’。
這個說法的解釋很簡單,那就是說在丹成如果只有下等,七八九三個品級,那這個人充其量混一個人間修士的水準;而若是某個人,丹成達到中品,有四五六三個品級的水準,若是有足夠機遇,倒也是可以衝擊仙道,飛昇成仙,成為仙道中人;至於說某個人若是能夠而丹成上等,達到一二三品,那其修行的上限就不僅僅是仙道能夠約束,甚至能夠觸及大道,成就一方道祖的存在。
當然,這只是上古的比較方法,若是套弄在當今的修行體系上卻又些不準,但不論如何差別,這一套評判金丹的品質辦法卻是實打實的可用。
“按照我所見過的人來說,修行界尋常散修,雖然不少成就金丹的,但按照丹成九品的說法,連末位九品都入不了,在上古時候只能被稱作‘假丹’和‘虛丹’。至於中小門派的弟子,擁有系統功法傳承的人,他們運氣不太差,凝結而成的金丹,應該剛好入品級了。至於大門派,昆洞宗這樣的存在,普通弟子的金丹,應該在八品左右,天才弟子的金丹應該達到七品,至於三英四傑六公子,應該有六品,甚至五品。至於我自己,按照丹成九品的花費,之前應該算得上四品往上,三品不足的水準,也就是說,能夠成就仙道,卻不足以聞訊大道的水準。但進過這一次以‘化玄訣’為藍本,以一身修為為基礎,重新凝結的這枚金丹,應該有二品甚至以上的水準了吧!”
想到傳說中的‘丹成上等聞道可也’,李一鳴心頭便是一陣興奮,甚至他覺得這一趟來太上丹道最大的收穫便是這一枚金丹。
而且除了金丹品級提升之外,他原本擔心重新修煉之後,‘劍煞種子’會被剔除出去,讓他劍法威力大大減少。但沒想到的是,新凝結的金丹不僅僅繼承了‘劍煞種子’,甚至將其提純,隱隱有幾分接近於當初劍老曾經跟他提過的,劍煞的進階‘劍罡之力’的情況。
當然,事情反是都有兩面性,如他這一次重新凝結金丹,最大的壞處就是原本積蓄起來,足夠突破金丹三轉的元力被整整消耗了一半,如此一來他就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重新積蓄,金丹三轉的時間有得推後了。
對於此事,他也沒有辦法,只是如今真元力轉化完畢,想要再像之前一半突飛猛進已經不成,而此時他又不能做其他事情,所以無法之下,只能一邊等待肉身強化的結束,一邊吞吐靈氣,煉化元力了。
時光荏苒,李一鳴重鍊金丹之後有過去了九個月的時間過去,這一日,他吞吐元氣的時候,終於感覺到體內那太玄之門所化的強大力量,以及補天神泥的藥力才顯出一絲減弱的跡象。
果然,等到第十個月原本化作詭異力量行走在他周身經脈的太玄之門重新顯現出來,咕咚一下,就沒入他金丹之中去了,而那被太玄之門引動出來的補天神泥只剩下微塵大小,而後終於化作最後一縷五彩煙嵐融入李一鳴肉體之中。
第一四二九章 先天之體
“終於結束了!”
李一鳴感應到這點變化,也從長久的修煉之中醒轉過來,開始重新接受這被強化了接近兩年的肉身。
便見最後一縷五彩煙嵐沒入他體內,被煉化的瞬間,他通體自上而下,開始隱隱的透出一種返璞歸真的白光來。這白光如雲如霧,尋常人根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