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3 / 4)

小說:東海屠 作者:無組織

今井宗久哈哈一笑,說:“不是和尚廟,可也差不多。但我想東門公子不是俗人,應該會喜歡這藏在鬧市中的清淨地才對。”

東門慶生性喜歡熱鬧繁華,不喜歡冷清孤寂,然而才在山口吃多了肥豬肉,換點清淡的口味也不錯,何況地方既是今井宗久的安排,想必是在簡陋中暗藏妙處,不會是真正的貧窟。

當下便與今井宗久相攜入內,此屋甚是靜僻,狹小的斗室中沒什麼陳設,只有一幅掛軸,地面鋪著草蓆,顯得十分粗糙,倒真像是老和尚的居處了。

東門慶笑道:“這是那位大師的房間麼?”

今井宗久道:“這是千宗易的茶室。”

東門慶哦了一聲,又問千宗易是哪派源流,何脈祖師?

今井宗久笑道:“源流也有些,祖師還早著呢!他比我還小一兩歲呢!”

東門慶訝異道:“這麼小?怎麼就喜歡這些!”

今井宗久聽了這話心道:“糟糕!我費了好大的唇舌才說服千宗易借出這個地方來,沒想到他竟不喜歡!”又想:“千宗易躲在簾後,到現在一語不發,怕是也怨我帶了個俗人來!這回我可是兩邊都不討好!糟透了!”

那邊東門慶看看四下無它物可觀,便看那掛軸,看了兩眼,心中暗叫道:“好傢伙!竟然是我中土高僧的墨跡!這掛軸便是在中原也價值不菲,何況是越洋來到日本!這間茶室的粗陋看來都是故意造出來的!茶室的主人必有來頭!”心裡想著,頭亦微點。

今井宗久見狀,便問:“東門公子可是觀墨而有所悟?”

東門慶隨口答道:“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今井宗久聞言訝異,簾後人聽了這話更是大喜過望,忍不住叫道:“怨不得宗久如此傾心!定要借我這鬧市山居來款待公子,原來公子雖然錦繡其表,卻有菩提慧根!”

兩人隔著簾的這一詠一讚,卻是什麼意思?說來這裡頭大有文章。

原來千宗易的這幅掛軸,乃是中土高僧圓悟克勤之墨跡。圓悟克勤生於大宋年間,從小修習儒家經典,遠近學子無人能比,一日偶見佛經,拿起來看了又看,雖是初見,卻像是見到了自己原有的東西一般,因道:“恐怕我前生是和尚吧!”竟然就此剃度出家。

克勤出家之後行腳四方,遍尋名師,終於拜在五祖法演門下。一日,有個大官陳某正好辭官要返回四川老家,特地前來參訪五祖法演,問:“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法演說:“有兩句詩,正好與此相似: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這兩句詩裡藏著個典故,說有一位美人名叫小豔,在閨房內知道她的情人檀郎來找她,小豔為了使檀郎知道她在閨房,又不好意思直接與檀郎說,只得藉機叫丫環小玉做這做那,目的是利用呼喚小玉的聲音,讓檀郎知道她在閨房裡。

法演以此典故比喻禪法,意思是說什麼本身並不是禪的目的,只是借說法的聲音,要讓人知道其言外之意——這類比喻亦是佛門慣技!但法演的用意,陳某卻無法理解,反是旁邊的克勤有悟。

陳某走後,克勤問:“師父舉小豔的詩,陳提刑懂了沒有?”

五祖法演說:“他只認得聲。”

克勤又問:“他既然認得聲,因何不能悟道?”

五祖法演見克勤有所觸悟,便大喝道:“何為祖師西來意?莫是庭前柏樹子?”

克勤被法演這麼一喝,頓時大徹大悟,手舞足蹈,走出室外,因寫了一首悟道偈:“金鴨香銷錦繡幃,笙歌叢裡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按照正統的說法,克勤此偈是以偷情比喻悟法,意思是說等到檀郎認得了佳人呼喚丫鬟的聲音之後,就偷偷爬進房內上床,在繡著金鴨的錦帷中經過一番被翻紅lang、纏綿繾綣,又於笙歌絃樂聲中扶醉歸去,而這一段偷情妙事,除了當事人之外,旁人都懵然不知。

這是佛教裡非常有名的典故,東門慶對三教九流的事知之甚多,常在妓院裡拿這個典故與**們打趣,說老和尚們吃飽了沒事做,胯下不免難受,所以天天想著“錦繡幃”、“風流事”,連寫偈語也拿這個來說事,直把女子臍下數寸地,當作參佛悟道菩提根,把一眾**笑得夠嗆。

這時東門慶在千宗易的茶室裡認出了圓悟克勤的墨跡,便隨口道出了這兩句詩來,千宗易哪裡知道其中還藏著東門慶自己的因果?只聽他道破此掛軸的來歷,心中歡喜,以為遇到了個有慧根、懂佛法的人,便掀起簾幕走了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