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是這樣,就這樣吧!”王弘毅思索了一會,知道素兒說的在理,點了點頭說著:“你和咒禁司,先肅清皇宮和金陵,孤派十三司配合。”
“是,臣妾領旨。”素兒行禮說著。
第二百二十三章 平定(下)
第三日,城中局面就穩定下來。
天色矇矇亮,太陽沒有完全升起來,王弘毅洗漱過了。
又匆匆用過膳食,趕赴了城中廣場。
或許是對魏越之死有所唏噓,乘坐著馬車,低調前去的王弘毅,在抵達目的地後,並未從馬車上下來,而在重重保護下,隔著很遠的一段距離,坐在馬車裡看了一會。
這一處廣場上,不少人聚集,大多數人,都是被人請來或是自己前來昔日大燕,魏越當日雖屠殺了不少老臣,可光是吳地內就殺不盡,此時這些人聞訊趕至,欲親眼看一看士卒鞭打著魏越屍體的情景。
此時有些人已是忍不住大哭起來,一人口中呼喊:“魏賊該死!”
還有人悲呼:“大燕忠賢,睜眼看一看這賊的下場吧!”
看到這一幕,馬車裡的王弘毅也隱隱的嘆了口氣。
他嘆的並非是大燕王朝,其實更有對此時被人鞭打著咒罵著的魏越屍身的一種嘆息。
假如魏越有朝一日平定了天下,那百年後,史書上又會如何雲說呢?
這屍體不知真假,可就算是假,只要眾人當是真的,就足夠了,鞭策魏越之屍,以報大燕之仇,就得了人心,只見鼎器轟鳴,一股股氣運不斷流入。
王弘毅不由怔住,突然之間想起地球上一事,話說清朝入關後,康熙後來拜見太祖祖陵,就平了人心,不想今日也是一樣。
“回去吧!”看了一會,眼見眼前鬧劇越發大了,放下車簾,王弘毅淡淡的說著,他對這事沒有興趣了。
“諾。”有人應了諾,在禁軍的保護下,這輛馬車掉轉了車頭,迅速的離開了這裡。
長安,秦王宮,議事大殿。
郭文通與眾文臣武將正在議論著軍務。
前段時日,王弘毅二十萬大軍,從楚地出發,攻打吳越,漢中和上庸的防禦十分牢固,但是對於趁亂入侵,來一個後方起火,郭文通卻依舊沒有死心。
想當初,王弘毅還不是楚王時,調集大軍,在天下人注目的情況下,威逼秦地,讓他狼狽不堪,丟盡了顏面,雖最後只是虛驚一場,可對於郭文通來說,這件事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奇恥大辱。
以楚地越來越雄厚的實力,以及秦地剛剛平定不久的情況,想要派兵攻打楚地,報了當日之仇,無疑是自找麻煩。
這並不代表郭文通就對王弘毅沒有絲毫的辦法,同為諸侯,實力雖有強弱,差距並沒有大到不能對抗的地步。
只要王弘毅的楚軍在吳地被吳軍死死的拖住,時間一長,軍心必亂。
而後方哪怕是鐵桶一般的防禦,也必然會出現破綻,到時就是帶著精銳秦軍趁虛而入的時候了。
只是,事情的發展顯讓郭文通措手不及。
魏越這樣就被滅,這讓郭文通頗為鬱悶。
不斷從吳地傳回情報,無一不在說明著楚軍勢如破竹,吳軍一敗塗地,這種一邊倒的情況,讓他如何趁亂得利?
不過前兩日,得到吳地節節敗退的軍報,郭文通還抱著繼續觀望的態度。
在郭文通看來,吳軍再不濟,以魏越在吳地經營多年的根基,這金陵城堅守個數月也應不成問題。
此刻,郭文通等待,就是楚軍被牢牢拖住的情況發生!
“金陵城可有什麼探報傳回來?”郭文通面無表情的掃過殿中的官員,落在了一個官員身上問著。
此人負責的是整理斥候探報之事。
“王上,暫無金陵方向的訊息!”官員忙出列,向著郭文通稟報。
“還沒有訊息麼?”聽到這話,郭文通的雙眉微微皺了一下。心下略微的有些不安,還有些焦躁。
按理說,吳楚兩軍作戰,在金陵糾纏不清的這段時間,是吳地最亂時,探報送出來的就早一些才對,為何到現在還沒有訊息傳回來?
現在,離著前一份探報送到他這裡,已經整整過去數日,王弘毅的大軍這時早就應該困住了金陵城,斥候探報卻是半點動靜也沒有!
“難道是金陵城出了大變故?吳軍或是楚軍封鎖了訊息?”郭文通心中暗想著。
而正當郭文通心中思索時,大殿外有一個禁軍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