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大俠李白 作者:幽雨

蕩蕩,人聲寂寥的一長溜棧房,充斥了為喪事奔忙的人兒。只是大家夥兒默默地穿行在沉悶、黑暗和不安間。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四.謫仙人(下)

32.迷

“東風”雖晚,不久還是來了。

這老管家董述是在半個時辰後,在胡一家的攙扶下進的院門。此時,天已黑透了。原來他是正好奉陸申之命,去西市幾家大客戶那兒清理債務,與前去陸家報信的差人錯過,這才誤了來長樂坡的時辰。聽說陸申出事,他幾乎要攤倒了。加上那頭極勁健的黑驢這一路跑得飛快,進了院門,他就象渾身散了架一般。

李白把老管家引入內屋,將事情前後的情形以及如今的舉措一一做了說明。老管家毫無異議。這下,李白才最終鬆了口氣。等他把所有事務交代清楚,正要脫身自去時,卻被老管家董述一把拽住了。

這董述是陸申的一個遠房姨兄,卻是長在姑蘇的長安人。說來有趣,他正好與陸申倒個個。不僅生得富態,書也念得很不錯。不過運氣太差,屢考不中。後來就跟陸申一塊兒在商場打拼。如今既幫他管著家,還是他的財務高參。前一陣子,他去了趟南方。回來後,正趕上李白住在陸家,與李白一見如故。陸申當了他的面,盛讚李白有異才、堪當國之大任。如今又見李白把貨棧內外的一應事務處理得有條不紊,當下就決定眼下還是由李白主持大政方針,他則從一旁給予贊襄。李白是個性情中人,見老管家一番話說得誠懇,沉吟片刻,便應承下來。

如今這院子內外不斷重複的奠祭活動,一直持續了兩個時辰,這才慢慢結束。送走最後一個弔客,李白又將嗓子幾乎發不出聲、快癱倒的青阿姑娘勸回去房裡歇息。此刻,已是子夜時分,除了和尚們低沉的頌經聲,和鍾磐不時敲打出的清凜悠揚的音動,周遭萬籟無聲。李白這才覺出一個累來,不過他卻沒一絲倦意。他本來準備好了如何應付來靈堂鬧點亂子的假弔客。出乎他的意料的是,這本該出現的人,卻並沒露面。

這是怎麼回事?李白有點兒困惑了。是因為自個兒處置不當,實情被對方識破了;還是這邊有對方的內奸?抑或那些個人以為,如今陸申是死是活,都已無關大局,因而不再當一回事?他越想越不對勁,心頭竟產生了個不祥的預感。於是趕緊來找,老管家董述。結果與董述琢磨了半天,也還是不得要領。無奈間,他索性把它丟開,與老人討論起三天後回城的事來。他倆商定,屆時不妨從容些,卯時起再起靈回城。隨後,他把眼看已支撐不住的老人送到客房去歇息。把手頭要辦的事兒辦完,他又巡查了一回,才回到客廳來。抬頭一瞧,他塄了一愣,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噤。--不知從何時起,天上又飄雪了。

瞧著眼前白茫茫的天空,李白一時不禁心煩意亂。

許久,李白才定下心來。只見他推開院門、抬腳走進院子,背了手在磚鋪的院子裡兜起圈圈。一時間,滿地冷霜被踩得“吱吱”作響。此時,遠處有個倚在牆角、腰懸大刀的剽悍身影一彈而起,衝他招呼了聲。李白先是點頭作答,隨後想了想走到他跟前,要他回屋歇息。這人一笑、搖搖頭謝絕了。李白愛憐地瞅定他好一會兒,最終還是由著他的性子作罷。——這是他的僕人丹砂。自打十一歲起,這丹砂就跟著他走南闖北。此人既是他的僕人,也是聊天和習拳練劍的伴兒。如今丹砂已高過他半頭,身板更是出奇地好。耍起大刀,純是老李家的野戰刀法,比他李白還高明。最奇的是,李白從不把他當僕人看,走在道上,別人總以為是哥倆。這兩天他外出一直有意不帶丹砂,是想讓他也放鬆一下。不料如今還得他為自個兒守護熬夜。

李白嘆了口氣。

33.橫空出世

對李白,我們都不陌生。可要說對此人的身世和性情瞭解得有多透,卻不好說。因而,趁著眼下的空隙,對這傳奇故事的主人翁,不妨囉嗦幾句。

李白真可說是個奇人。

他字太白,蜀中綿州昌明縣青蓮鄉人。自號“青蓮居士”,後來以詩傲世千餘年。民間愛其詩,更愛其人,紛傳其人是長庚下世的詩仙。開元年間的大詩人賀知章見了他的面後,曾驚呼其為“謫仙人”。五歲時,他隨家族百口自西域遷居蜀中。可生在哪兒,一千多年後的今天,還是個迷,可謂一奇。此人“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這便更奇。或曰,這不過是說這老李家得一神童,所學雜出旁搜、越出儒家經典,並不稀奇。又傳,李白“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繼而從“趙徵君蕤”學《長短經》,舍科舉、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