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謁,一意以管仲輩自許,佐明君圖王霸之業。而他還好俠。其友人說他“少任俠,手刃數人。與友自荊徂揚,路亡權窆,回棹方暑,亡友糜潰。白收其骨,講路而舟。”他又自抒胸懷道:“有時六博快壯心,繞床三匝呼一擲。楚人每道張旭奇,心藏風雲世莫知。三吳邦伯多顧眄,四海胸俠皆相推。”開元十二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足跡遍於南國。當是時,道教大師司馬承禎舉國尊崇。老道過江陵遇到李白,誇許他“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明年,出洞庭、下金陵揚州,“散金三十餘萬”。其間,李白的新詩如《長幹行》、《白紵辭》、《楊叛兒》等,代替陳舊的亡國之音《玉樹*花》,成了秦淮河上、邗江道左藝伎們的新寵。
你說這人奇也不奇?
開元十五年,李白來到安陸,娶故相許圉師孫女為妻並從此在安陸住下來。許家在城西六十里的北壽山有一處別業,是妻子許氏祖父許圉師的讀書堂。此後,奇人李白一直在山裡用心讀書練功。直到前年八月初五,為“干謁”安州都督府裴長史,不經意間又惹出了一場亂子——
這年八月初五,是當今皇帝的四十歲的生日。此前皇帝早就有詔令,欽定往後八月初五為“千秋節”,皇帝要在這一天“與民同樂”。除了在京城昔日王府興慶宮的花萼樓下大宴百官,並令天下諸州各縣長官遍請山賢村老宴樂三天。這不,還沒等過了七月,那安州境內外的大小商家,一方面紛紛給官家捐資助興,一方面把各自已陳舊的店面翻漆一新。連一般庶民百姓,也樂呵呵地拿住宅內外做一番粉刷。從八月初一,安州都督府與安陸縣衙以及城裡的公私大家邸宅,搭戲臺的搭戲臺,扎牌坊的扎牌坊,便已忙得不亦樂乎。半年多來沒啥大樂子,這“千秋節”,竟比過年還熱鬧。
這天,回城裡家中取衣物的僕人丹砂,給他捎來了安州都督府裴長史請他在“千秋節”去都督府赴宴的請帖。在“千秋節”的宴會上,李白的蓋世才調受到裴長史的激賞。長史雖說是個副職,卻往往成為都督府的實際掌舵者。那裴長史才兼文武,是個豪爽大度的性情中人。聽說李白內功上乘,更還有一手好劍術,便要他當堂耍上一回給眾賓客助興。李白一趟劍還沒收手,便贏得滿堂喝彩。那裴長史高興極了,為此還親自給他滿滿地斟上了一大觴特地從蜀中捎來的“劍南燒春”。“千秋節”宴會後,李白又整理了一份“行卷”,攜帶著去拜訪裴長史。這此,他把自個兒最得意的幾篇大賦如《明堂賦》、《大鵬賦》等放在了卷頭。結果裴長史粗一瞧,便喜出望外。皇帝數次下求士詔書,安州還沒薦舉過、一個人。眼下這李白不就是最好的人選麼。於是他受到了長史大人更為親切周祥的款待,簡直把他當成了自家子侄一般。
眼看“干謁”成功就在舉手之間,卻不料有人也在盯著這好事,要想取而代之,暗地裡使出損招。數年前,李白曾在金陵城頭、秦淮河畔揍過當地無賴、與鹽商斗酒使氣,學東晉人謝安挾一落難歌姬放浪河湖、嘯傲山林。如今,這些人把他當年的的豪舉,編成街頭小調滿大街傳唱。還弄來個爛文人,做成陷害他的無頭帖子,灑得滿街都是,甚至於直接送到了裴長史的案頭。在唐代,為朝廷薦舉人才,一旦此人在官場捅了漏子,薦舉人就得承擔失察的責任。就此,裴長史把舉薦他的念頭給打消了,以至於連找他來問個青紅皂白的舉手之勞也懶得去做。
這事兒,也促成李白寫下了惹來後人為之嘆息再三的的名篇《上安州裴長史書》。他當時提筆寫來文不加點、一氣呵成,頗有幾分得意。後來細細回味,卻是苦澀不堪言說,尤其是他長安受挫以後。這書中寫道:
“願君侯惠以大遇,洞開心顏,終乎前恩,再辱英盼。白必能使精誠洞天,長虹貫日,直度易水,不以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許門下,逐之長途。白即膝行於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觀國風。永辭君侯,黃鵠舉矣。——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
34.行路難
夜深了。
偶爾遠處傳來聲狗吠,更襯出周遭出奇的靜勁兒。白晃晃的新月兒爬上了西面灰濛濛的屋脊,如同被咬了一大口的白灶餅。朔風俄一卷動,北邊屋面便旋起一個又一個丈把高的銀柱,經幢般你去我來,如夢如幻。
唐代有新年拜新月的風俗。李白是個性情中人,瞅見清新如山泉水一般瀉下來的月色,不禁肅然。繼而仰起臉來,雙手合十,對月默視良久。然後長身一拜。剛才侍侯陸申停當,就不禁唸叨起遠赴洛陽、再快也得七八天才能趕回來的好友陸調。他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