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才得以擁有。
在眾多美好姿態中,我格外在意和讚賞頸部的線條和姿態,在女性人體美中起到的獨特作用。
人體的所有姿態中,沒有哪一部分是獨立存在的。細心的人都會注意到,凡遇彎腰駝背、臀部後坐的人,必然配合著向前探出的頭頸,才能保證重心落在雙腳,以保持身體的穩定。反之,即使你沒有受過任何的形體訓練,甚至已經形成不太良好的體態,但只要你有意識地挺直脖頸,必然連帶著挺直腰桿和胸膛,以至整個軀體都為之一振。
曾經看過一幅俄羅斯油畫《馬車上的夫人》。年輕的貴婦人雙手相握置於雙腿之上,端坐著上身,戴著插有一支孔雀羽毛的貂皮帽子的頭微微向上抬起,脖頸線伸展著。夫人雙唇微合,雙目半閉,視線朝著下方的某一個地方,表情寧靜。畫面的整個色調幽暗,華貴,人物的矜持高貴之氣撲面而來。當時我的感受是,若沒有那向上伸展的脖頸線條,年輕貴婦人的氣質必定大為遜色,而那脖頸線作為一個優雅高貴女性的固定影像深深植入我的腦海,至今不忘。
實際上,擁有一隻“天鵝般”頎長、挺拔、優雅的脖頸,一直是西方文化中對女性,尤其是高貴女性的基本要求。為了達到這樣的要求,嚴格的訓練自然必不可少。同時,利用服裝的輔助作用,製造對比、誇張、襯托等視覺效果,以加強脖子的“*”效果,也是西方女性禮服的基本設計原則之一。無論是袒胸露背或深開至胸的大 V字領,還是雞心形的項鍊、在耳旁搖曳的耳飾,及高高向上盤起的髮髻,其基本的功能,都是讓脖頸顯得更長、更直、更優美。至於微微揚起的下巴和儘量下沉的雙肩,更是為了配合這套裝備而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課。
不過,儘管受到同樣的重視,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對脖頸的“優美”
標準,還是有著不同的取向。
很久以前在書裡看過的,說是過去上等妓院裡招來的雛妓,年紀大約十一二歲,接客前的諸多學習,除了琴棋書畫,一項必不可少的形體訓練,就是頭頂一碗清水跪地,點上香燭。香燭約摸燃燒兩個時辰,香燭滅了,雛妓們才被允許站起。
十一二歲發育沒有完全,訓練什麼都是來得及的。頭頂一碗清水,為的是讓脖子方正直立而不能有少許傾斜,稍有傾斜,碗裡的清水注定要灑落,灑落了清水,老鴇媽媽是鐵定要罰的。每天兩個時辰的訓練,天長日久,習慣成自然,脖子漸漸修長了,頭部的姿態也隨之雅正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那一隻優雅的天鵝——伸展你的脖子(2)
這個訓練的場景後來在鞏俐主演的電影《畫魂》裡找到了實證。《畫魂》是根據旅法畫家潘玉良女士的生平事蹟拍攝的,鞏俐飾演的角色就是潘玉良本人。
潘先生小時曾被賣到妓院,老鴇對她的訓練之一便是前面提到的頭頂一碗清水。
我還記得鞏俐在影片裡的扮相:長長的辮子,高高的滾著花邊鑲著盤花扣的立領兒,頭頂清水倔強地跪在地上。
那年月女人上衣的領子都很高,比張曼玉在《花樣年華》裡的旗袍領子還高。穿著這樣的高領,無論脖子長短,下巴一律像是被領子“託”著。經過嚴格訓練的脖子,卻又刻意地埋進領子,似乎不太合理。但偶爾看到民初時代的老照片,發現無論煙花女子還是良家婦女,高領托腮,竟是那個時代普遍的時髦。而在高領的遮掩、對比之下,女子的下頜自然地呈現微微內收的姿態。脖頸挺直、下頜內斂,大約正合東方社會男性眼中完美女性的意蘊。
至於日本女性,國人的最初也最深的印象,大約來自抒情詩人徐志摩的名篇: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低頭,幾乎已成日本傳統女性最顯著的體態特徵。而日本女式和服那刻意向後裂開的後領,不但露出一彎敷了白粉的後頸,而且因領子與脖頸之間的相對關係,使和服包裹下的日本女性,天然地具有了一種低頭弓腰的體態。這種在男權背景下略顯病態的美感,不但被日本男人津津樂道,甚至也成為自《蝴蝶夫人》以來,許多西方藝術作品中最現成的“日本符號”。
以上所有對女性脖頸之美的強調和讚美,似乎多少留有傳統男權社會對女性賞玩和苛求的痕跡。但我以為,越是身為自己身體主人的現代女性,越是應該為了自己心中對美好的嚮往,而在意自己的一切,包括體態。在這樣的在意中,脖子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此外,在全球一體化,實質是全球西方化的現代社會,女性體態美的標準,也日益接受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