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4 / 4)

案例”,一些公司似乎與政府官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最為突出的是,2000年,迪克·切尼從能源服務業的巨頭哈里伯頓公司的總裁位子上離任後,加入喬治·W·布什的總統票選陣營中。在競選大戰中,人們對某些公司受政府寵幸和偏袒的關切日益明顯,隨著伊拉克戰爭中哈里伯頓公司未經投標就獲得利潤豐厚的政府合同,人們的這種關切增強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重建一個遭戰爭重創的國家的石油基礎設施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可以說,要與哈里伯頓公司競爭,僅靠一套電動裝置和一本《石油鑽探傻瓜》(Oil Drilling for Dummies)是不夠的。因此,一切看起來似乎是,哈里伯頓公司是最應當拿到政府合同的公司,因為政府力圖攫取伊拉克石油資源的調配權,而切尼與哈里伯頓公司的特殊關係僅僅是一種巧合。

在稍後而的章節中我們將回過頭來討論切尼這一案例,看看哈里伯頓公司的利潤是否確實與切尼的政治權勢密不可分,或者實際上就是聯合犯罪。但我們應該從迪克·切尼和托米·蘇哈托的案例中明白,在搜尋有政治背景的公司時應著眼於何處:商業大亨轉型的政客(如切尼)、已經在大公司擔起肥差的離開政界的人士和政府官員,以及政客們的朋友、親戚和同事(如托米和蘇哈托的其他子女)。但找到具有深厚的政治背景的公司僅是第一步,接下來才進入關鍵部分——弄清楚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