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影像力 作者:兩塊

劇了,血多得已經不像血了,像水一樣流。《第一型別危險》之後拍了《鬼馬智多星》,轉變很大,只能說那個階段那種情緒已過去了。在《第一型別危險》中,以負面角度看生命,而《鬼馬智多星》看似鬧劇,其實用幽默態度看人生,加入了幽默感、浪漫感。

《星》:你怎麼會對武俠片保持這麼長久的興趣?

徐克:其實很簡單,就像中國菜一樣。可能西方人要吃東西,想了大半天就是沙拉和牛排,而我們不用動腦筋就能想到一堆可以吃的東西。我以前就跟日本人說過,你們除了拉麵和生魚片,就沒想過吃別的東西嗎?武術也一樣,它在其它地方沒有中國這麼多門派,也沒有我們這麼精彩,冥冥之中好像有人在背後設計這些東西。但是在不斷洋化的近代史裡,武術經常給人一種不大正規的感覺,很多人對武術甚至有種自卑感,反而是不少西方人把它看作是一種中國文化的象徵。

《星》:你的片子常給人特別的感覺,尤其是人物設定總能出人意料,你是如何把握的?

徐:我不知道,可能是因為從感性開始吧。我在拍《東方不敗》的時候,編劇老是覺得這個人物有問題,覺得“不成立不成立”,我就跟他說“成立成立”,當你看了林青霞之後你就知道其實什麼都是成立的。最後他們還是接受她了。一個天才演員的塑造能力是無窮的,有時候你在文字上未必能看到它成立的地方,但被天才演員表現出來,一切都是可能的,這就是電影的感性。

《星》:當時《笑傲江湖》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你是有意選這個小說來諷刺那個時代嗎?

徐:一開始做東西,永遠會有人問你為什麼這樣做,但到底為什麼其實你也解釋不了。因為在一個時代裡面,你對一個東西突然產生興趣可能不一定是有理性的,通常都是一種感性,你可能只是覺得很有趣。

比如《英雄本色》,當時我覺得那個時代需要人的諒解,因為那時人與人之間沒有了互相諒解,關懷、友誼、團結的力量都被否定了,所以就產生了《英雄本色》。其實這是一個提示,讓觀眾覺得心靈上得到填補,有種解脫的感覺。電影就是這樣的,一開始根本沒什麼理性,只是感性地這麼想,再挖掘下去,就會發現原來我們喜歡的是這個。

《星》:你曾經說過,李小龍是一位真正的偶像,關於他和成龍在如今國際功夫影壇上的地位,你怎麼評價?

徐:李小龍是一個偶像,他在電影上的魅力絕對是沒有人能代替的,現在有些人想模仿他,可是永遠沒有辦法做得到。

李小龍和成龍都是在西方有巨大影響的功夫巨星,但他們兩個是完全不同的型別。我覺得成龍是一個身段很敏捷的功夫演員,他有很多身段上的技術,是一個很重表演的演員,有一些基本的體能上的訓練;而李小龍就只有武功,他是一個武林中人。相比而言,李小龍更像是一個“俠”。李小龍自己創造了一個截拳道,他在世界上影響很大。雖然成龍現在的影響也很大,但李小龍在早年開啟了一個西方人對東方瞭解的門,建立起一個偶像,這是一個不可磨滅的重要的事實,在電影歷史上是,在武林裡也是。

徐克 燃起風的影像傳奇(4)

徐克訪談錄(二)

時間:2005年9月

地點:北京銀河港灣

《星》:近年來除了昆汀的《殺死比爾》,還有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和韓國的《清風明月》,也可以說颳起了武俠的一陣風氣,還有你曾經說過中國的武俠現在已經到了一個分水嶺,那麼你可以具體的說一說嗎?

徐: 我覺得武俠的文化其實一直都存在我們亞洲的事件裡面,只不過是在事件上,可能是因為現在亞洲電影裡面,已經是東方跟西方的做一個比較,混合在一起的交流的一個階段。那武俠片我覺得還是很浪漫,因為主要是我們亞洲的武俠世界裡有很多的這種特殊的特點,他的武俠世界等於是外國的科幻片一樣,那科幻因為代表了很多他的新的文化和浪漫的文化,一種重現的改變,你看《十面埋伏》也好,還是看《清風明月》也好,還有一個《殺死比爾》。我們當時開會也講過動畫片、卡通片啊,因為我們有些人是漫畫迷嘛,但有些人說我不看漫畫的,你覺得漫畫有什麼好看的,我們也解釋漫畫是怎麼回事,漫畫等於這種事情《殺死比爾》也好,《十面埋伏》也好,《清風明月》也好,他反映到在現實裡面,沒有發生的所謂一種情緒,從另一個手段去浪漫化,去激烈化,產生一種非邏輯的一種戲劇,這種非邏輯的戲劇也是漫畫的本身,也是武俠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