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影像力 作者:兩塊

的是與劇情吻合。製片人非常擔心,因為通常影視觀眾都不希望片子看上去不太清楚,演員也很在意自己的眉眼是否清晰,拍得是否漂亮。製片人不敢直著跟導演說,因為他是大導演,只好悄悄對我說,長衛,要是能再亮1/3,再亮半檔就會好得多。

《騷亂》是另一部文藝片。劇本很好,演員都是演技派明星。辛?潘和他太太分演男女主角,他們都不拿錢。文藝片的投資不會很大,但一些好演員還是爭著去演,給多少錢無所謂,因為拍文藝片雖然賺不到多少錢,卻能抬高你的身價。老拍賺錢的電影,你就會把自己拍壞了,拍壞了你也就不值錢了。

辛?潘太讓我佩服。他演技特好,但一點大明星的派頭都沒有。有一場戲是他捱打嘴巴,這場戲我們用全景、中景和近景反覆拍了30次,每一次都是真打。他是真的在做藝術。

《星》:《紐約的秋天》是一部什麼樣的影片?

顧:一部典型的好萊塢浪漫愛情電影。講一個身患絕症的美麗少女,愛上了一個50歲的花花公子,後來浪子回頭,但一切都晚了。最後花花公子明白了一切,找回過去的女友和以前生的孩子,一家團聚,迴歸家庭。雖然不能說是什麼經典作品,但應該說還是拍得很感人,也很溫馨,如果沒有那麼多類似題材的影片,這部影片還是寫得挺好看的,很煽情。

顧長衛 那一場關於孔雀開屏的的回憶(4)

《星》:你覺得陳沖怎麼樣?

顧:陳沖有南方女孩的細膩,又有北方女孩的那種痛快、奔放,是個特別聰明、智慧的女孩,一點都不小氣,做人大大咧咧。陳沖在美國作為演員有很大知名度,可當導演還是新手,特別是拍攝的初期,大家都在看著。而我作為攝影,就是要儘可能地和導演溝通,好在我們有共同的母語,溝通特別方便。我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也瞭解她的想法,達到互相的融洽。

《星》:你理解陳沖想拍一部什麼樣的影片?

顧:這故事發生在紐約,那麼怎麼來表現紐約,你是用什麼方法來介紹紐約的高樓大廈,怎樣從黑壓壓的人群中和一片片的窗戶裡來找到男女主人公,應該是最個性化的手法。我聽她描述,我覺得她好像把自己想像成一隻會飛的天鵝,能夠在樓宇之中穿行,在人的頭頂上飛過。還有影片一開始是在紐約的中央公園,有很多天鵝,一開始就要介紹這個環境。把這些因素都連起來,我覺得她更個人的拍攝方法,就像一隻天鵝,像一個天使,在黑夜中悄然劃過。故事中男女主人公偶然相遇,天鵝從遠處飛來,又從曼哈頓的高樓上飛過,在運動的人群中找到主人公;後來女主人公死了,用了一個天鵝離去的鏡頭。我認為這個角度更像陳沖對世界的理解。

《星》:你為什麼會接拍《知識改變命運》這個廣告?(附:40集大型公益 廣告《知識改變命運》上。目前,這套耗資巨大的公益廣告正在中央電視臺一套至八套節目中滾動播出,每集1分鐘,全部採用紀實手法,用質樸的語言講述了來自不同行業、有著不同經歷的40個主人公的關於知識在他們生命中所起的作用的故事。顧長衛既是策劃人,又是導演。)

顧:主要是因為被它的主題所吸引。科技、教育的進步對一個國家的富強,對社會的進步,對生存環境的改善,都會有有益的影響。我是把它當作一個紀錄片來拍的,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藝術的發展是跟生活越來越貼近的。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更容易被真實的故事、真實的紀錄片吸引?就是因為它更接近於人性。所以近幾年來,包括國際上的電影也都越來越戀於紀實風格。我自己讀書的時候也很喜歡看紀錄片,一邊看一邊就會激動得受不了,所以我一直想能夠做個紀錄片。

原來想拍得很長。因為創意本身就是紀實性的,所以片子最終也採用紀實的手法。給每個人物畫一幅肖像畫,你能看到這個人的情感、性格、願望、感受、內心的東西。越是有個性的東西,越是難像通常的廣告一樣。有些人會喜歡這類的,有些人喜歡那類的。這種個性決定你就必須有許多集,要給觀眾多一點兒選擇,目的是讓每一位觀眾都能從中找到一點兒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這畢竟不是洗髮水的廣告,完全很唯美的。要讓觀眾找到認同的地方,觀眾就更容易覺得這些人跟自己並不遙遠。比如張藝謀說他偷書,有觀眾就說,唉,我也偷過呀!

《星》:拍攝過程中有那些難度?

顧:拍攝時最大的難題是對人物的把握,包括在你的實際生活中和別人的接觸、交流,我一直覺得這是做電影的關鍵。如果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