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和女孩生長在不同的心理環境中,這些環境塑造了他們的世界觀和他們處理問題的方法。
六、道德發展
道德(morality)是一個人關於人類行為正確與否的信念、價值和深層判斷系統。
1、柯爾伯格的道德推理階段
道德推理就是指人們對在某種情形下什麼行為是正確的,什麼行為是錯誤的所做的判斷。
皮亞傑試圖把道德判斷的發展與兒童一般性認識發展聯絡起來。隨著兒童所經歷的認知發展階段的不同,他也會給一個行為的後果和行為者的意圖賦予不同的比重。
柯爾伯格擴充套件了皮亞傑的觀點,定義了道德發展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做出道德判斷的基礎。道德推理的最低水平是以自我的利益為基礎,最高的層次則圍繞社會利益,不管個人收益如何。為了證明這些階段,柯爾伯格使用了一系列兩難問題。
水平和階段 道德行為的理由 前常規道德
階段1:愉快…痛苦定向
階段2:代價…收益定向;互惠性…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避免痛苦或避免被抓住
取得獎賞 常規道德
階段3:好孩子定向
階段4:法律和規則定向獲取贊同,避免遭反對
服從規則,避免責難 有原則的道德
階段5:社會契約定向
階段6:道德原則定向
階段7:普遍道德定向推進社會的福利
達到公正、避免自責
堅持普遍性原則,感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員,超越社會規範的指導 有4個原則制約著柯爾伯格的階段模型:(1)個體在某個時間只能處於某一階段;(2)每個人都以相同的順序經歷每個階段;(3)每個階段都比前一個階段要更為全面,更為複雜;(4)每個文化中都有同樣的階段。
2、道德推理的性別和文化觀點
卡羅爾?吉麗根(Carol Gilligan):柯爾伯格忽略了男性和女性在習慣性道德判斷上可能存在的差異。女性的道德判斷是以“愛護他人”為基礎,逐漸過渡到自我實現階段,而男性的判斷則是以“公正”為基礎。
雖然男人和女人在達到成人道德發展水平時所經歷的過程有所不同,但他們作為成人做出的道德判斷卻非常相似。
承認關於道德兩難問題的推理一方面是考慮公正性,一方面考慮人道主義。
道德判斷受到成人認識一般性變化的影響。成年後期的一個有關變化就是個體在做判斷時,把他們判斷的基礎從特定情境的細節轉換到一般原則的應用上。這樣,道德判斷越來越以一般性社會利害關係為基礎,而不是特定的兩難問題。
第十二章 動機
一、 理解動機
動機(motivation):對所有引起、支配和維持生理和心理活動的過程的概括。
1、 動機概念的作用
* 把生物學和行為聯絡起來。體內複雜的內部機制來調節身體的機能從而幫助自己生存。
* 解釋行為多樣性。當情景恆定(如相同的能力、技能、經驗和機會)心理學家就會用動機這一概念來解釋人們操作的差異。
* 從公開的行動來推斷內心的狀態。用可能發生的原因來解釋某種行為。
* 將責任感賦予行動。個人責任假定內心的動機和能力控制人的行為。
* 解釋逆境中的意志。
2、 動機的來源
(1) 驅力與誘因
赫爾(Clark Hull) :最重要的行為是由內驅力而激發的。
驅力(drive):一種內部的狀態,它是對動物的生理需要做出的反應。
生物體就其本身條件來說如體溫和能量供應等會尋求維持一種平衡狀態,稱為動態平衡(homeostasis)。
當某種需要破壞了平衡或產生了某種心理上的緊張驅力就會被喚醒。這些驅力反過來促使生物體採取消除緊張的行為;當這些驅力得到滿足或消除時——動態平衡又得到了恢復,生物體就會停止這種行為。
誘因(incentive):外部的刺激和獎賞,它們和生理上的需要並無直接聯絡。
行為是有內部和外部動機同時作用的結果。
(2)阿普特爾(Michael Apter)逆轉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