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一年前畢業於某所大學,現在一個影視傳播公司上班,在月收入並不高的情況下,已經是個有房一族了,但她過得並不快樂,每個月的月供讓她很辛苦。
起因是她看到朋友們都買了房,在“房價還會不斷上漲”的輿論影響下,加上她的一點虛榮心和攀比心,生怕自己跟那些有房的朋友們不“合群”,她想也沒想就下了買房的決心,讓父母為自己交了首付,自己負責月供。
成為有房一族,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大的興奮。房價漲得沒有她想象得那麼快,相反,佔每月工資80%的月供壓得她喘不過氣。她後悔當初買了房。
馬克?吐溫說,“一般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喜歡透過學習和自省來構建自己的觀點,然而卻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鄰居在想什麼,接著盲目從眾。”一個獨立性強、思維清晰、有主見的人是絕不會盲目從眾的。
很多年輕人,或缺乏對自身的認識,或對前路很迷茫,或礙於虛榮,寧願跟著別人走也不願意傾聽內心的聲音,不問自己想要什麼,不問別人的選擇是否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就像上面的張麗,效仿別人,結果給自己帶來負擔。
別人的意見只是你的參考,最終的決策還是要結合你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因此,我們要清醒地認識現狀,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知道哪些東西是自己不需要、不能跟隨的。年輕人要避免盲目的從眾,就要注意下面三點:
1。 認清壓力,做你自己。
上面我們已經講了,從眾行為是迫於群體的壓力而改變自己的行為。當一個人的思想、觀點、行動偏離或違背了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