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4 / 4)

小說:戰爭畫師 作者:花旗

形式和配色上都有創新。

[27]彼埃羅·弗朗西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1420—1492),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畫家,以繪畫宗教作品著名,於幾何和數學也有研究,對繪畫透視學和解剖學理論做出相當貢獻。他的作品結合具有量感的人體表現、清澈的色彩以及完美的透視法。

[28]萊熱(Fernand Lger,1885—1955),現代畫家,法國機械派(Mecbanism)創始人。早期受立體畫派的影響,其後開始創作近似抽象主義的繪畫作品,運用幾何圖形、形式與色彩所形成的鮮明對照,構成繪畫語言。並以實驗電影《機械芭蕾》(Ballet mecanique)延伸對繪畫的研究。

[29]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義大利畫家,二十世紀“形而上繪畫”的代表人物。作品以高度象徵性幻覺藝術著稱,將想象和夢幻的形象,與日常生活事物或古典傳統融合在一起,使現實和虛幻糅而為一。

[30]亞伯第宮殿畫廊(Alberti Gallery)位於義大利中部的普拉託(Prado),收藏巴洛克時期畫作,包括卡拉瓦喬、貝利尼等大師的作品。

[31]朱塞佩·比納奇(Giuseppe Pinacci,1642—1718),義大利畫家。

[32]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匈牙利裔美籍攝影記者,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之一,報道過西班牙內戰、中國抗日戰爭、二戰歐洲戰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及第一次印支戰爭。他也是唯一參加諾曼底登陸的隨軍攝影記者,為後人留下了奧馬哈海灘戰役珍貴的影像資料。

[33]莫斯塔爾(Mostar)是波斯尼亞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黑塞哥維那地方的中心都市。

[34]柏拉圖提出一個“洞穴神話”:假設人住在地下的洞穴中、手腳都被束縛,只能看到洞穴的後壁上,因火炬投影出來的影子,誤認為這些就是世間僅存的事物;然而若有人掙脫了鎖鏈走出洞穴,發現太陽照耀下的世界充滿色彩與清楚的形體,而不是洞穴裡那些貧乏的影子,才體會到太陽賦予萬物生命,就像火光造就出影子一般。柏拉圖藉此說明,哲學家從影子般的影像出發,追尋自然界所有現象背後的真實概念。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戰爭畫師 第二章(1)

當法格斯朝著那扇面向陸地的窗戶望出去,看見松林間一位陌生人正在觀看塔樓。車輛只到得了半路,那意味著沿橋墩蜿蜒而來的小徑得徒步走上半小時。那個時間走那段路並不容易,豔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