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3 / 4)

小說:大唐極品閒人 作者:那年夏天

道有皇帝的,可是經過了昨天在小山村當中的一幕,他才知道,杜睿為什麼被稱為大唐戰神。

()好看的txt電子書

此刻劉浚的心裡也充滿了深深的畏懼,他甚至想到了要和劉仁軌一起逃走,從此避居海外,躲過這場大禍,那些水軍縱然不願和他們父子一起謀反,可畢竟共事多年,想來也不會難為他們。

可是劉浚的這個想法,剛一說出來,就被劉仁軌粗暴的打斷了:“別忘了你的身上流著炎黃的血,為父做錯了,該承擔的,為父絕對不會逃避,我堂堂的漢人,豈能躲藏於蠻夷之地,苟且偷生!浚兒!記住了,便是大帥當真要取你我父子的性命,就算是死,也要站著死!”

劉仁軌能看的開,可劉浚卻沒這麼寬的心,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當初初入軍伍的時候,他也曾幻想著為了大唐征戰四方,建功立業,可是隨著他跟隨劉仁軌在倭州困守一年又一年,他的心裡也充滿了憤懣,他覺得他們父子已經被朝廷遺忘了,利令智昏之下,才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父親!杜~~~~~~大帥!或許會給我們父子一條出路的!”劉浚滿眼期待的看著劉仁軌,似乎是想要得到劉仁軌肯定的回答。

劉仁軌慘然一笑,道:“謀逆乃十惡不赦的大罪,縱然大帥有心要放我們父子一馬,可聖上會答應嗎!?該來的總會來,不去管它,莫要讓大帥小看了我們父子,我劉仁軌就是對朝廷有怨言,就是動過謀逆的心思,便是被押回大理寺,我也敢這麼說!”

劉浚見劉仁軌到了這個時候,還是不改那強硬的性子,也是一陣心灰意冷。

#¥#¥#¥#¥#¥#¥#¥#¥#¥#¥#¥#¥#¥#¥#¥#¥#¥#¥#¥#¥#¥#¥#¥#¥#¥#¥#

兩父子頓時陷入了沉默之中,而就在此時,杜睿已經到了平安京。

城下,一身便裝的杜睿策馬而立,抬頭看著高大的城牆,平安京是在原先飛鳥城的基礎之上建造而成的,整座城依山傍水,異常的險要,即便是和石堡城相比,也不遑多讓。

城牆上駐守的唐軍將士此刻看著杜睿,心中也是矛盾,他們崇拜杜睿,可他們更是劉仁軌的心腹,劉仁軌要行大事,他們都是知道的。

這個時候,大唐的軍士改革進行的還不算完善,尤其是倭州這種偏居海外的地方更是如此,一個將軍統兵,久而久之,這些兵士都會逐漸變成這個將軍的私兵,這種事情在唐軍的隊伍當中屢見不鮮,所以杜睿才要倡導變法,改革軍制,在大唐的本土,除了幾個要緊的位置上,其餘駐守的將軍,兩年就要輪換一番,為的就是防止那些武將擁兵自重,避免爆發歷史上開元年間的那等藩鎮割據的局面。

唐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藩鎮割據,在歷史上,安史之亂後,中央集權被極大的削弱,而藩鎮的實力則空前強大,形成了一種,內虛而外實的局面,甚至那些藩鎮為了各自的利益,不理會中央政府,而互相爭戰。

當時藩鎮的首腦,節度使獨攬一方軍政財權,職位由子弟或部將承襲,不受中央政令管轄。有唐一代,最為嚴重的時候,全國藩鎮達四十餘個,他們互相攻伐,或聯合對抗中央,中央政府屢圖削弱藩鎮,然收效甚微,這種局面延續近兩個世紀,至北宋初,隨著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才正是宣告結束。

所謂藩鎮,藩就是保衛,鎮則是指軍鎮,大唐朝廷設定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但發展結果往往形成對抗中央的割據勢力,杜睿在研究歷史之中,總結過形成這一局面的原因,這是由於小農經濟的封閉性和私有性所造成的固有矛盾。

藩鎮真正開始發展,則是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時期,由於均田制瓦解,建立於其基礎上的府兵制亦隨之瓦解,開始實行募兵制,募兵制的惡性發展形成了藩鎮割據。

()

李隆基為防止周邊各族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節度使,賦予軍事統領﹑財政支配及監察管內州縣的權力,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

其中特別是北方諸道權力的集中更為顯著,經常以一個兼任兩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就是憑藉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而發動叛亂的。

安史之亂爆發後,為了抵禦叛軍進攻,軍鎮制度擴充套件到了內地,最重要的州設立節度使,指揮幾個州的軍事,較次要的州設立防禦使或團練使,以扼守軍事要地。於是各地出現不少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大小軍鎮。

這些本是軍事官職,但節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觀察處置使之名,觀察處置使也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