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歷史評價,杜睿認為那不單單是錯誤,而且還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荒涼的青藏高原,風捲雲舒之間,背靠華石山,面臨藥水河,紅sè的懸崖峭壁頂端,一座沉默的石堡城,在盛唐燦爛的畫卷裡,長久以來與他有關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後世的文人們在討論著杜甫,李白,歷史學家們在考證著天寶名將王忠嗣是怎麼因它而死,大多都是一筆帶過的,那是因為一萬多條軍人的生命,就是因他而死的錯誤的生命。
石堡城很重要嗎?
重要!相當重要!
因為就在石堡城的東面,就是“天下富庶出隴右”的隴西郡,是絲綢之路上燈紅酒綠的喧囂,是歌舞昇平的繁華,在盛唐燦爛的畫卷裡,它是支撐起西北大地的支架。
唐朝西南方向的吐蕃,自松贊干布開始,如滾雪球一樣崛起的時候,石堡城,就自然而然的稱為了唐蕃雙方爭奪的焦點,在歷史上雙方圍繞著石堡城發生的大規模爭奪戰就有六次,每一次都是屍山血河,不計代價。
吐蕃若得石堡城,就可以做為東進的跳板,繼而揮師隴西,將富庶的河隴平原盡收囊中。大唐若得石堡城,就可據險而守,遏制吐蕃人對隴西平原的滲透和入侵。既是兵家必爭之地,縱是血沃沙場,彷彿也不能說是錯誤。
在歷史上,當年輕時代的唐玄宗李隆基,結束了中宗,睿宗兩朝紛亂的局面,開始勵jīng圖治的開元盛世時,他的眼睛同樣盯向了正被吐蕃侵佔的石堡城。
()免費TXT小說下載
拿下他!就可以打出大唐的和平。
於是就有了朔方節度使李禕導演的那一場遠征突襲戰,唐軍集中jīng銳騎兵,星夜兼程殺至石堡城,一場突然的襲擊,令這座淪陷數十年的邊陲重鎮重歸大唐懷抱。訊息一出,吐蕃舉國震撼,慌忙遣使通好,而開元盛世的文治武功,也自此達到了頂點。
然後就是從大唐開元至天寶年間數十年的承平局面,國富民強,四夷拜服,一個榮光萬丈的大唐赫赫屹立在地球的東端,然而在輝煌的yīn影下,卻有一個不好的訊息傳來一一石堡城又丟了!
原來吐蕃人也來了一次故伎重演,用一個漂亮的奇襲,再次奪回了石堡城。這已經是開元二十九年的事了,距離唐朝上一次收復石堡城,整整過去了十三年。
丟了怎麼辦?
打回來就是了。像上次一樣再搞奇襲嗎?
不可能了,諸葛亮的空城計也不過用了一次,這樣的花招,人家早就學乖了,看透了,那怎麼辦?
難道只有不惜一切代價的強攻?
那將是前仆後繼,屍山血河。更重要的是,奪回來,吐蕃人還要再過來打,兩個當時東方最強大的國家,難道就只能在這彈丸之地上反反覆覆的拉鋸嗎?
最終只能是拉鋸戰,為了拉好這個鋸,唐玄宗大手一揮一一換將。
換來了一個在當時大唐軍最狠的人。
誰知道這個最狠的人,縱馬在隴西防線上轉了一圈,然後又在地圖前掌燈研究了幾個晚上,終於抬起頭來,很冷靜的說:拉鋸,完全沒有沒必要。
這個人就是身兼大唐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彼時盛唐將星裡的頭號人物一一王忠嗣。
以一個老將軍戎馬半生的閱歷,以一個軍人超越官位和殺伐的責任心,王忠嗣終於看到了那隱藏在石堡城背後的真相,要鞏固西部邊防,未必非要得到石堡城。多少年來,無數邊陲猛將都沒看明白這個局,王忠嗣看出來了,而且看的jīng。
他看到石堡城固然地勢險要,萬夫莫開,但是遏制吐蕃攻勢的最關鍵事情,是要在整個戰場對峙的局面下重創敵人的有生力量,控制最能夠遏制敵人的區域。多少年來,大唐和吐蕃都在鑽石堡城這個牛角尖,也該跳出來了。
於是王忠嗣跳出來了。
出擊!
唐軍經過周密部署,發動了旨在打擊吐蕃西線jīng銳的積石山之戰,經過激烈的戰鬥,唐軍重創了吐蕃有生力量,控制了積石山區域。
然後是固防,沿積石山一線,唐軍修築了大大小小的防禦工事,西北的防禦被連成了一線。至此,石堡城的戰略位置,已經沒有這麼重要了。
杜睿現在所做的,就是按照歷史上王忠嗣的戰略,鞏固積石山一線,重創吐蕃的有生力量。用最小的代價重創敵人的有生力量,達到守衛邊陲的目的。
歷史上的王忠嗣如同現在的杜睿一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