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3 / 4)

小說:大唐極品閒人 作者:那年夏天

步大功告成,可是當王忠嗣喜滋滋的寫工作報告,喜滋滋的回到京城找唐玄宗彙報時,誰知卻看到了唐玄宗一張冷若冰霜的臉。

石堡城怎麼還不打?

還打?

王忠嗣呆了,費盡口水解釋了半天,現在整個西北防線已經成形,石堡城的戰略地位已經不重要了,更何況打這個地方會犧牲很多人的生命,所以,根本就沒有意義。

王忠嗣認為自己解釋的很清楚,從戰略價值,經濟價值,軍事價值都解釋的很清楚,證明了這是一個賠本的仗,也是一個送死的仗,絕對不能打!

誰知煞費苦心解釋半天,卻換來了唐玄宗怒氣衝衝的回答:必須打,馬上打。

接著又補充了一句:你不打,我換人。

王忠嗣傻了。

歷史上的王忠嗣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確實傻了,他忘記了自己不是生活在亂世而是生活在盛世的,生活在盛世就要給盛世增磚添瓦的,盛唐的赫赫偉業不但需要亮閃閃的GD成就來拉大旗,更是需要血淋淋的邊功來扯虎皮的,所以萬把條炮灰,巨大的戰爭物資消耗,王忠嗣看的金貴,可在皇上眼裡眼皮都不眨一下。

石堡城,于軍人眼裡是戰略要地,在皇上眼裡,不過是個盛世宣傳的噱頭,說不好聽了叫面子工程。可這面子工程不是堆沙子造房子這麼簡單,是要拿人命換的。

()好看的txt電子書

這道理王忠嗣不懂,但有很多人懂,於是就有懂這個道理的好心人提點王忠嗣,皇上那邊要面子就給面子,要做虎皮就給他做,你是主帥,送死也不用你親自去,小小的石堡城,拼上炮灰也就拿下來了。到時候加官進爵榮華富貴金票大大的有,可要是不打,皇上怪罪下來,可就要打你了。

經過百般提點,王忠嗣懂了,但懂歸懂,覺悟歸覺悟,面對愛將李光弼等人的擔心,王忠嗣微微一笑,說出了那句擲地有聲的豪言:豈以數萬人之命易一官哉!

皇帝眼裡的炮灰,是王忠嗣心中的生命,生死與共的袍澤弟兄,拿他們的血換官位,換粉飾太平的面子工程,誰愛做誰做,反正王忠嗣不做,所以結論就是一一石堡城!我不打!

因為在石堡城問題上的死頂,王忠嗣最終觸怒了唐玄宗,而政敵李林甫又從中作祟,誣陷王忠嗣捲入了最敏感的“立儲風波”裡。

天寶七年,王忠嗣被押送京城解除兵權,唐玄宗本想把他一刀砍了,卻耐不住哥舒翰等軍官們的流淚哀求,終於免去死罪,貶為漢東郡太守,次年病逝。

一代沙場名將,落得如此鬱鬱而終,說是jiān臣陷害皇帝昏庸,卻都是石堡城這個面子工程惹得禍。

面子!

國人歷來最看重的就是這個面子,卻不知道這個面子才是最最害人的東西,就為了這個面子,在華夏的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枉死。

可這個面子工程惹得禍還沒有完,天寶八年,在經過周密準備後,唐玄宗以哥舒翰為將,率領六萬jīng兵,正式發動了石堡城會戰,如以往爭奪戰的劇本一樣,這又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奪,數萬唐軍強渡藥水河,然後前仆後繼爬懸崖,接著就迎來吐蕃人的箭雨和滾石檑木,戰鬥持續數rì,唐軍的屍首摞成了山,心急火燎的哥舒翰殺了攻城副官高鳳巖,並立下限期破城的死命令。

終於以一萬多條人命的代價奪取了石堡城,連俘虜帶消滅的敵人數量,竟然不到六百人。一切的一切,都如王忠嗣之前給唐玄宗的奏報裡說的那樣,這是一場賠本的買賣,送死的仗。

但賠本就賠本,送死也不是皇帝去,但是面子總算有了,於是唐玄宗高興了,哥舒翰加官進爵了,王忠嗣在湖北長眠了。

於是就有了李白嘲諷的詠歎: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城取紫袍。

但是唐玄宗沒有想到,這個面子工程,對唐王朝的禍害,並沒有完。

因為王忠嗣因此出局了,唐朝也就失去了制約安祿山藩鎮的重要力量,以至於七年後安祿山扯旗造反,唐王朝初期竟然無將可擋,大敗虧輸。

同時長眠在石堡城的數萬大唐軍人,多是唐朝的邊地老兵,老兵命金貴,關鍵時刻一個頂十個,這個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

()免費TXT小說下載

更為諷刺的是,不惜代價奪取石堡城的唐王朝,並沒有因此守住河西走廊。隨著安祿山的叛亂,唐朝調西北軍回中原平叛,吐蕃乘虛而入,兵不血刃的佔有了河西地帶,這就是唐朝中期以後讓無數人扼腕嘆息的“河湟之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