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1 / 4)

小說:帝疆風雲錄 作者:雙曲線

“他是希望我聽他勸,可以幸保不死!”

“那麼,一個為人子者的期盼,可能要落空了!”

吳三桂臉色為之一變:“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王爺真能不顧自己的骨肉?”

“他既為我子,就該從容赴死,他為匡復而死,死得壯烈,死得榮耀。”

“倘若是為一個為人父者的私慾而死,那就死得太不值得了!”

吳三桂大喝:“李詩……”

“王爺,真為什麼起兵,王爺自己最清整,吳額駙有悲天憫人之心,王爺就不為各地百姓著想?”

“本藩這就是為收復河山救百姓。”

“怕只怕百姓末蒙其利。先受其害!”

“那是無可避免的!”

“王爺可知道慧娘?”

“你還敢跟本藩提慧娘!”

“慧娘都能為吳額駙死……”

“兒女私情怎比得匡復大業。”

“當年王爺留吳額駙在京的時候,是不是就打算不要這個兒子了?”

“子女是本藩的骨肉,骨肉怎能割捨!”

“那麼王爺怎麼能不為吳額駙……”

“這是難以兩全的事,為我漢族世胄,先朝遺民,我也只有忍痛!”

話說得悲痛,卻不見他臉上有悲痛之色。

而且,這話說得也真夠冠冕堂皇。

“人投生時若能有抉擇,奉勸後來者,不要投生權貴豪門,上天也應該知道,那不是福,是禍。”

“李詩,你已經見到本藩了,信也已經帶到了……”

“王爺莫非要逐草民了。”

“你由吳應騏帶來見本藩,也總算是依禮而來,本藩不會下逐你之令……”

“多謝王爺!”

“可是到了該走的時候,你也該走了。”

“草民還不死心!”

“怎麼說,你還不死心?”

“是的。”

“李詩,沒有任何人能動搖本藩匡復之心……”

“草民斗膽,敢請王爺三思!”

“本藩又何止三思,幾經思考,深感應該起兵匡復,以贖前衍。”

“王爺,一念之誤……”

“一念之誤是在當年,不是如今。”

“草民卻怕王爺一錯再錯。”

“李詩,本藩難道還不如你?”

“草民不敢,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李詩,本藩不能不承認,你很會說話……”

“王爺,這無關會不會說話,草民本一片真誠,也說的是實話……”

“所以,本藩不怪你的以前種種,也不怪你的眼下種種,你回京去吧!”

“王爺……”

“李詩,你要知止。”

“是的,王爺,人都要知止。”

吳三桂提高了話聲:“李詩……”

“王爺要別人知止,何獨自己不知止?”

“李詩,你放肆……”吳三桂臉上有了怒色。

“王爺剛說過,不怪草民!”

“但是你要有分寸。”

“王爺,人不管幹什麼,都要有分寸。”

吳三桂臉上的怒色增添了三分:“李詩,你要是再這麼放肆……”

“王爺,草民不敢放肆,但是有些話不吐不快!”

“你還要說什麼?”

“王爺你自從進入雲南以後,不僅就是雲南的皇帝,而且兼有貴州、雲貴的大小官吏,一概歸王爺任免,雲貴的種種稅收,也一概由王爺經營,朝廷從不查帳,王爺甚至可以保舉其他各省的官吏,自鑄雲南的銅錢、銀錢,朝廷還命別的省份,每年輸送協餉給王爺,在兩千萬兩以上。

王爺現在已不是‘平西王’,而是開國和碩親王,不但擁有先朝永曆爺遺留下來的五華山宮殿,而且還擁有先朝沐國公的七萬畝莊園,享盡人間之極榮華寶貴,王爺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吳三桂微有悼容:“對本藩,你知道的不少。”

“既然來見王爺,來勸王爺,對王爺當然要有所知。”

吳三桂隨即轉趨平靜:“由此,你可以知道,本藩不是為一己之私,而是為我所有漢族世胄,先朝遺民。”

他還是一口咬定。

不過,照理說,吳三桂他這麼說,似乎可信。

李詩目光一凝:“這麼說,王爺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