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還有一個時辰的路途時,馬車行上宏都主建的官道,車身便漸漸變得不再平穩。
京都離宏都,相距將近三百里路,但這兩座都城之間,並未將那條軍事工藝參與修築的商道完全貫通。
常在四方走車的車伕或許已有感悟,那種軍工官道由京都延伸而出。但明顯是偏向南方修築,向西次之,向北則修得最短。
國朝對道路建設的‘偏心’,曾有人因此猜測。這或許是南昭皇帝防範著北國的用心所致。
這樣結實耐用的道路,在和平年代或可向南昭國內四通八達地輸送各種物資,但若到了戰事起時,則極可能會變成一把雙刃劍,劈架在國域大地上,傷人還是傷己,全看運用這把劍的人‘手’上的斤兩。
南昭皇帝是軍人出身,並且年輕時的武職正是在北疆戍守邊防,雖然在他的任職時間之內,當時的南周朝廷沒有真正與北雁朝開過大戰。但在邊防上。因為邊軍擾民劫掠而生的小戰是常有的事。…
有著這些年輕時金戈鐵馬的經驗。以及戰士們用鮮血塗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