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2 / 4)

小說:歸恩記 作者:孤獨半圓

適在這時打斷他。

剛才那輛馬車因為被卜羽斬斷繩套,所以就甩到一旁去了,沒有使用。此時他們三人乘坐的馬車又與尋常馬車比較接近了,楊陳想自行觀察車中玄機,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能進到這兒來,已是不易,那便當作一次遊賞之行吧!儘管楊陳心裡還有著一絲遺憾,但他最終還是選擇讓自己沉下心來,不再去想剛才期盼的那個問題,專心的伴隨卜羽那有些凌亂的述說邏輯,看著白蘆泊周遭的風景。

不過說實在的,真正到達跑馬道上面,就會發現,這上頭其實沒什麼新奇東西,就是平整的一片。

相比而言,道外的風景倒是非常豐富。而對於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楊陳來說,那應該還算是一種挺壯觀的畫面。

緩緩行至跑馬道半圈時,太陽已沉至天西,然而天色卻沒有暗下去。西邊的天空像被火燒著一樣,碳球一樣的夕陽烤紅了半天的雲彩。

這個景象入眼,卜羽似乎是受了影響而情緒浮動,沒有再繼續對楊陳介紹馴馬場的事,而是微微屏住了呼吸。

楊陳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望著天邊,他亦忍不住發出一聲無言感嘆。

王哲則若有所思的道:“天邊一片紅霞,娃娃吵要回家,詢母何不炊食?回答米貴人乏。”

王哲所念的是一首鄉村間流傳的童謠。這段童謠如今已不怎麼傳唱了,因為現在的京都已經沒多少‘不炊食’的農婦了。如果再常唱這首童謠。會被人鄙視為是在為懶惰找藉口。

但是,在這首童謠盛行的那些年,許多城鎮真的是‘米貴人乏’。許多人辛苦一天。辛苦一年,都掙不足一天一年全家人生活用的柴米。農民從早到晚在田地裡勞作,也常常指望不上晚上還能吃頓飯,一天能吃兩頓飯就差不多了。

這首童謠在那段歲月裡盛行的時候,除了有催飯的意思。還自然傳遞出一份當時百姓普貧的資訊。而現在王哲將其念出,則是很純粹的在表達自己尋覓晚飯的意圖了。

忽聞此童謠,卜羽先是愣了愣神,很快他就明白過來,接著就是大笑一聲,戲謔道:“娃兒不吵。晚飯會有的,我這就帶你去食。”

坐在王哲身邊的楊陳聞言忍不住“噗”一聲笑了起來。

王哲則二話不說,直接瞅準了卜羽的小腿。粗魯的就是一腳踹出。要不是卜羽早已習慣在車上猛顛,身形對平衡的把握十分敏捷,恐怕他真會被這一腳直接踹下車去。

不過,經王哲一提,其他兩人也真有些覺得餓了。三人笑鬧著驅馬下堤。就準備向駐防營地行去。然而才行到半道上,營地那邊一個駐守的小兵看見了駕車的卜羽。先是身形一震,旋即就狂奔而來。…

卜羽剛一看清那小兵的臉孔,他自己的臉色也是倏地一沉,低聲自語一句:“糟…難道是爹回來了?”

他那極為不好的預感不幸言中,果然就見那小兵還沒跑近就急衝衝喊道:“二少、二少,您快跑吧!卜大人回來了!”

“你小聲點,想讓我被抓個現行麼?”卜羽已經跳下了車,瞪著那小兵又叫道:“你怎麼不提前跑來告訴我一聲?”

“小的不知道您在哪裡啊!”那小兵擦了把汗,又道:“卜大人剛到,我正準備去找您,可是您恰好在這時候……唉!二少,您還是快跑吧!不然小的怕是也要遭殃大了。”

“好、好,我馬上走,你也快回去,別讓我爹看見了,免得他懷疑到我。”打發那小兵走了,卜羽轉身回到車上,急的直搓手,問向王哲:“怎麼辦?我爹突然回來了!”

“慌什麼,你剛才那股無所畏懼的精神這麼快就嚇沒了?”王哲的微笑裡滿是淡定,大有坐看卜家上演家法演示之嫌。

“剛才是我不對,不該逞口舌之快,佔你便宜。”卜羽著實慌了,管不了什麼輩分的嘴亂,已經開始朝王哲作揖告饒,“王兄,王大哥,快出個主意吧!”

王哲長嘆一聲,然後說道:“先載我們找個地方躲一躲吧,至少不能當面被卜大人看見,我今天可是帶了朋友來這兒,正面撞見可就有些說不清楚了。”

“你說得對。”卜羽連連點頭,沒有多想分毫,急忙一扯韁繩,調車就往回走。

就在這時,背後忽然傳來一個微微有些沙啞的中年男人的聲音,他在咆哮:“卜羽……你個混球!你儘管跑,看老夫明天如何打斷你的腿!”

聽見這聲音,卜羽身軀一震,卻是發狂的揮鞭奔逃去也。

楊陳是第一次見著這種狀況,並且自己還正參與其中,他忍不住要回頭去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