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子
奧運會期間,北京施行機動車分單雙號行駛的管理措施,保證了奧運會的順利進行。奧運會尚未結束,有關單雙號是否會在奧運會後繼續實施的問題就被炒作得沸沸揚揚。當時,主張奧運會後繼續實行單雙號管理措施的輿論佔據了絕對優勢。有媒體調查說,贊成奧運後繼續實行單雙號的,佔被調查者百分之六十以上。同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也說,是否繼續實行單雙號管理措施正在研究中。如何緩解北京的交通擁堵,伴隨著奧運的進行,熱烈的討論也在升溫。
奧運會剛剛結束10天,北京市政府發出通告,決定按照車牌尾號,實施每週少開一天車的限行措施,緩解北京交通擁堵。市政府的決定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而這次的輿論幾乎是一邊倒,紛紛對這項措施表示質疑,與奧運會結束之前媒體的相關調查形成鮮明對比。據網上調查,表示不滿與反對者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這是政府在出臺此項措施時始料未及的。
到底應該如何解決交通擁堵問題?這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也是關係到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的一件大事,是一個必須要回答的問題。北京市政府推出的每週少開一天車的限行措施試行到2009年4月,也就是說,明年4月以後怎麼辦?是把每週限行一天的措施繼續下去變成常態,還是停止執行,或是以其他形式的限行取而代之?又將不可避免地面臨一次抉擇。而在此期間,對究竟什麼是緩解北京交通擁堵根本出路、最佳選擇的探尋,不僅不會隨著限行措施的試行即將結束而終止,反而會隨著限行措施的到期更緊迫地提到政府和公眾的面前。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關於緩解北京交通擁堵問題的討論經常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群眾對此也抱有很高的參與熱情,對政府拿出有效的措施緩解交通擁堵非常期待。但在政府有關部門不時傳達出的資訊中,在媒體有關緩解交通擁堵問題的各種輿論中,人們總是比較多地聽到限制(限制機動車使用、限制機動車總量)和收費(徵收擁堵費)這兩個詞,好像緩解北京的交通擁堵除了限制和收費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這種訊號的傳達使得不少民眾憂心忡忡。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老百姓好不容易才盼到了進入汽車社會的這一天,生活的質量與樂趣大大提高,過去那種只能在電視上、電影上羨慕外國人汽車生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享受汽車生活,是中國人進入小康時代的重要標誌,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它的意義是歷史性的。中國的老百姓享受汽車生活只是剛剛開始。交通擁堵問題的出現,可以成為遏止老百姓享受汽車文明的理由麼?如若如此,又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呢?這個問題,遠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麼簡單。
交通擁堵伴隨著汽車文明而來。世界上每個汽車大發展的國家,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交通擁堵的煩惱,沒有哪個國家能躲過這道坎。對於交通擁堵應抱著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對於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應堅持怎樣的一種思路?這不僅是對政府執政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決策者能否站在歷史的高度認識問題,能否真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處理問題的實際檢驗。發展是硬道理。交通擁堵問題的存在,只能成為交通進一步發展的理由,而絕不可能成為從汽車時代倒退到馬車時代的理由。發展中的問題只能透過發展的辦法解決。關於交通擁堵問題的討論,實質上是關係到交通要不要發展和怎麼發展的問題。沒有人會直接說不要發展,但分析有些人思考問題的角度,所提出的方法,確實不是發展的辦法,不是積極的辦法,而是因噎廢食的辦法。這樣的辦法當然是沒有出路的,是不可能得到群眾認可的,當然也是不可行的。即使因某種具體原因成為權宜之計,也不可能成為長久之策。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發動群眾廣泛參與積極獻計獻策,實事求是研究分析擁堵原因,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基本原則,結合我國實際借鑑外國成功經驗,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找到一個綜合治理的辦法,才是根本出路。
交通擁堵問題不僅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而且在一些中、小城市也開始蔓延開來。研究如何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不僅對緩解北京的交通擁堵具有積極意義,而且由於北京首都的輻射示範作用,對全國都具有重大影響,關係到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如何發展,意義遠遠超出交通問題的本身。本書以奧運會交通為切入點,以圍繞北京出臺的每週限行一天所展開的爭論為由頭,以國外緩解交通擁堵的經驗為借鑑,客觀反映了見諸媒體與網路的各種聲音,也從作者個人的角度提出了對於緩解交通擁堵問題的見解。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