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吐計�妒浼液陀�搖分小S捌�櫳戳�400名來自中國的工人背井離鄉,來到了德國城市多特蒙德,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將工廠裡的所有裝置都拆運回中國,並在中國建立起了一座同樣規模的焦炭廠。
幾乎與當初沙鋼拆卸鳳凰鋼廠時候一樣,這群中國的工人,拿著不到德國工人1/10的微薄工資,卻幹著比德國工人辛苦、危險不知多少倍的工作。中國工人的吃苦耐勞精神再次讓德國人極為驚訝,工程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推進,同樣以比原預計工期縮短很多的情況下順利搬遷。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難以比擬的中國工人
為什麼說中國的工人寶貴呢?其實只要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在其他國家,你根本就找不到像中國工人這麼勤奮的工人。
在《輸家和贏家》裡,那些中國工人一天工作12個小時,一週工作7天,超負荷運轉,一位老工人甚至每天做夢都夢到拆高爐。而曾經在全球得到眾多讚譽的德國工人在工作上根本不會這麼忘我付出。甚至,他們一直在抱怨中國人做事太過積極進取、太趕了,使得他們都得不到悠閒。而在上班時,他們嚴守8小時工作制,上班比中國工人晚,而下班比中國工人早,對要增加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很是不滿。
或許已經習慣了中國工人這樣聽話的工人,所以大多數到國外去投資的中國投資者開始都認為,如果一個國家比中國還窮,那麼其“投資環境”一定比中國更寬鬆,工人更應當聽話好管理。結果到了之後才發現,當地的工人可絕不像中國的工人那樣溫順。2008年3月,《尚比亞時報》報道,由中國公司收購的尚比亞詹比希銅礦(Chambishi)發生了一起有數百名工人參與的騷亂。而實際上,在1998年,當中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剛剛以2 000萬美元買下這一銅礦85%的股份時,當地城鎮的居民還曾欣喜若狂。因為在這之前的長時間封礦已經造成了大量失業,使得當地及尚比亞經濟遭到了重創,重新投產大大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但是之後,為了抗議當地工人所稱的惡劣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水平(中國公司付給工人的工資的確不高,但還是要遠遠比早先當地人失業時期的境況和收入高得多,也比尚比亞人的平均收入高),當地人發動了騷亂。根據《亞洲週刊》的報道,甚至還有人放火燒了幾棟房子,並暴力襲擊了中方的管理人員,導致一名中方管理人員受傷。中方的管理人員只能躲在辦公室裡,直到警察來解圍才出來。
可能正是因為這一原因,非洲的工人並不像中國工人那麼聽話。於是在非洲,中國投資經常被人詬病的另一點就是,即使有的時候本地的勞力充足,而且非洲熱切希望得到新的技術,但中國在簽署建造基礎設施以交換原材料的協議時也總是堅持要大部分僱用來自中國的勞工。
不少非洲國家批評,中國沒有“認真對待”“向非洲轉移技術與傳授知識”,並且過分倚重來自中國國內的勞力。但對很多中國企業來說,就勞動效率而言,中國工人要高得多——不僅對自己的待遇要求低,而且工作認真,吃苦耐勞,聽話負責。
或許因為我們早已經習慣了自己的生存方式,以為世界上其他國家民眾也與我們有同樣的價值觀,也是這樣生存的,所以我們常常不知道我們自己有多麼的勤勞。只有當我們與外界,與其他國家的人,特別是他們的生存方式進行對比的時候,才會知道原來我們是這麼的勤奮,這麼的努力,這麼的節儉,並且為了未來生活的美好,我們中很多人都能夠做到放棄現在。
但在其他國家,民眾的生活態度並不與中國一樣。
主動性的差異
中國人與其他許多國家的人的差異最主要體現在主動性上,這可能源自中國人對“發財”極其強烈的渴望。
還是以非洲為例。人們談到非洲落後的原因時總說,主要是他們缺乏資金技術。但是隻要略微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個理由根本站不住腳。
一方面,從資金來看,雖然如今的非洲肯定是不如中國人資金雄厚,但是,要知道在歷史上,中國人與非洲人可是曾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那麼為什麼中國人就能那麼快地積累起如此多的資金呢?再說,資金再缺乏,也不至於連一點很小的積累也沒有吧。很多在非洲待過的中國人都表示,其實非洲很多工業並不是沒有基礎,而是都有一定基礎,但是因為包括各個層級的人都一點不上心(比如,很多中國人來到非洲的一些工廠時,發現很多被棄置不用的機器裝置都是因為一點非常微小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