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小說:新解紅樓夢 作者:開蓋有獎

那曹雪芹筆下寫人寫物、寫事、寫境。一切裡邊都包含著這一點,都有它的個性,不是一般的。這一點我們首先掌握,才能夠理解《紅樓夢》藝術的所謂特點、特色。實際上就是個性。中華文化傳統看文學藝術,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把這個作品看成一個活物,它如同人一個樣子。比如說他看一幅畫,一張字,他說這裡邊不是一個表起來一張紙,掛在那裡,這是一個活物,它有生命。在人家的眼裡一看,有骨有肉有血有脈,這生命生理上所具備的一切它都具備了,而且它有性情。這個我們聽起來好像這個太不科學,荒唐言。不然,不要這麼看問題,這一個大特點,決定了中國藝術的一切。我們欣賞《紅樓夢》的藝術,首先掌握這一點。然後,就比較好辦。如果你用一般的你常聽到的一些形象鮮明,性格突出,刻畫細緻,言語生動。你也得到了一些欣賞、體會、享受,可是你仍然沒有把握住曹雪芹《紅樓夢》那個藝術的真正的生命的精彩、精華。因為你那是兩個層次。你講的那個,就是今天流行的那個,那都是從西方來的,西方文藝理論。首先我不是指美學理論,藝術流派,這個主義,那個主義,我不是說那個。我說西方藝術作品,它看的就是那幾點,是吧,形象要鮮明,性格要突出,刻畫要細緻,寫一個貴婦人,一開卷,先寫她領子彆著一個最值錢的一個寶石,一個diamond,或者一個什麼的金鍊子。然後哪一個頭髮的卷是怎麼卷的,這叫刻畫細緻,這個真好,這個藝術真高,一般人是這樣看法。我回過來馬上就要問諸位,你看《紅樓夢》看到這樣描寫嗎?林黛玉穿的什麼衣服?你告訴我聽聽,我一直在納悶。林黛玉入府,第一個見的是她的外祖母,老太太。兩人抱頭痛哭,賈母什麼呀,一部《紅樓夢》統統沒有離開老太太,你給我講講老太太什麼長相?穿著什麼衣服?不像戴敦邦畫的那個老太太,大胖子,又嚴肅,心裡又壞,後來害了林黛玉,沒人心。錯了,完全錯了,這個問題複雜萬分,我坐在這裡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講這兒。

好了,他為什麼不寫這兒,林黛玉、薛寶釵一上場,略微交代了一下。用詩句的形式,兩個對句,交了幾句就完,以後再也不談。林黛玉到底穿什麼?不知道,不知道為什麼你對林黛玉那個形象那麼鮮明呢?那個鮮明是靠刻畫細節,林黛玉頭髮什麼樣?兩回事,兩回事情,這個奧秘在什麼地方呢?就是不寫外貌、細節,專門抓它的精氣神。它就讓你感覺到這個就在那兒,就是活的。我今年兩次給老外講《紅樓夢》,一個老外就像我反映這個。說我讀《紅樓夢》,那個人就在這兒,我就想看見,也沒寫他別的,這是怎麼回事?你說我怎麼回答,我跟這個老外為這一個問題要講整個中華文化的精神,我辦得了嗎?那時間也就是這樣的時間。

好,這一點說到這為止,然後我換一個方式。我想引魯迅先生的一些看法。因為講紅學,從19世紀20年代之最初,出現過幾位大家,就是蔡元培、胡適、俞平伯,人人盡知。你看看他們那個眼光,那個實力,那個悟性,遠遠跟不上魯迅。魯迅不是紅學專家,僅僅做了一部《中國小說史略》,裡邊的第二十四篇是專講《紅樓夢》。他的大題是《清代的人情小說》,不是政治小說,不是歷史小說,不是什麼性理小說。很多了,不是革命小說。到清代末期,對《紅樓夢》的解釋已經有十多種了,魯迅說都不是。人情,它是寫人的感情,那個人情,不是人情世故,送紅包。你知道送紅包在老社會里邊,那叫人情,送點人情。真,他這兩個字就抓住了這個精神中心,然後魯迅先生對《紅樓夢》的藝術他沒有多講,但是他提出一個最重要的命題。哪個命題呢?伏,埋伏的伏,他說伏線,就是伏在那裡邊的一個線索,他特別注意這一點。他看到《紅樓夢》裡邊的藝術,一個最大的特點,或者說個性,就是這個伏線。而且他評論敘述,比如說高鶚的後四十回吧,好壞是非是以符不符合原著的伏線為標準的。你看這個重要不重要,太重要了,那麼你們就要說了,什麼叫伏線呢?就是開啟書一開頭處處句句裡邊都有埋伏,裡邊藏著東西。那表面上一層意思,但一細想,它這個是指那邊,伏在那裡,埋伏在那裡。這個手法,貫徹了全書,魯迅先生一眼就看出來了,而且明白指出來。那些我剛舉的那個蔡、胡、俞都不講這個,好像對這個不太敏感,或者說也沒有把它當回事。這個伏線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藝術,這個藝術很特別。你們知道,宣統三年,民國元年,兩次印齊了的最早出現的真正的《紅樓夢》原本。所謂原本就是接近原本,就是由正書局出版的戚蓼生續本。那個戚蓼生作的序裡邊就說了,他已經就感受到,他是乾隆末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