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無暇顧及這些。
鞠蕖應該算是他身邊最熟悉的女人了,而且從女人這個角度來說,也是最為親近的,幾場戰事下來已經讓鞠蕖成為江烽身邊不可或缺的女人,這是融入了親情和男女之情的一種特殊情感,江烽可以不相信其他人,但是卻可以把一切託付給鞠蕖。
注意到江烽臉上還殘留著思考的神色,鞠蕖也悄悄的替江烽把茶泡上。
“二郎,我打算明日去西市找一找我的兩位舅父。”鞠蕖的話把江烽從思索中拉了回來,他有些驚訝,“怎麼了?”
“在路上我聽你說起過,我們澮州軍的騎軍力量還很不足,主要就是缺戰馬,但是戰馬在中原並不富足,現在戰馬的來源渠道主要有三處,一處是契丹,河朔地區的戰馬基本上都是來自契丹和靺鞨以及奚人,或者說種馬都是來自契丹、靺鞨和奚人透過自家牧養繁殖而來;一處是沙陀、吐谷渾以及其他雜胡,都是以突厥人為主的,然後就是西北方向的党項人、吐蕃人以及西域的昭武九姓等粟特人等,……”
沒想到鞠蕖居然突然和自己談起戰馬的來源,而且如此頭頭是道,也讓江烽大為吃驚,“蕖娘,你怎麼對戰馬這一行道這麼熟悉?”
鞠蕖笑了笑,“二郎,莫不是你覺得我就不能瞭解這些情況,其實這也不難打聽到,我之前就已經託鞠家族人到長安聯絡過了,找到了我兩個舅舅,我其中一個舅舅仍然以香料和寶石生意為主,另外一個舅舅就在販賣馬匹,和党項人、吐蕃人以及西域那邊粟特人都有很多往來,所以我也專門託人問了戰馬的問題,……”
江烽有些感動。
澮州軍缺戰馬不是秘密,自己來長安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索要這兩千匹夏州戰馬。
如果按照自己的設定,澮州軍起碼需要一軍的騎軍,也就是說,需要戰馬五千匹以上,而現在澮州一地戰馬僅有千餘匹,而且很多還有傷,或者已經不適合再作為戰馬了,缺口很大。
即便是這兩千匹夏州戰馬能拿到手,仍然還有很大的缺額,要建成一軍仍然遙遙無期,主要就是缺戰馬,當然更缺合格的騎兵戰士。
而真正的戰馬,或者說健馬的價格相當昂貴,即便是在長安這等地方,每匹健馬價格都在十兩紋銀以上,如果是戰馬的話,基本上在十五到二十兩紋銀左右,摺合成金都需要兩到三金。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的小藩閥能夠有兩軍到三軍的騎兵,就已經相當難得了,即便是鄂黃杜氏這樣的中等藩閥,騎軍數量也只有三軍,除了南方不太適合騎軍外,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要訓練出一支騎軍實在太昂貴了。
關於戰馬的問題,江烽也一直在琢磨,也透過多方面渠道在瞭解,像大梁的騎兵戰馬就主要是透過河朔三鎮從吐谷渾和塞外雜胡引入,加上自己也有大量軍隊專門的馬場繁殖培育,而淮北和泰寧的騎兵則主要是透過南下在平盧一帶生活的靺鞨人和奚人專門作為牧人,幫助飼養繁育戰馬。
河東的戰馬就不用說了,本身沙陀人乃至突厥人就是絕好的牧人,大量戰馬可以從塞外漠北源源不斷的輸送進來,而南陽的戰馬則基本上是透過關中從西域、吐蕃等地輸入,然後自己繁育。
可以說北方乃至中原的強藩,都有自己的戰馬來源,而要成為強藩,不但要有穩定的戰馬來源,也需要有充足的牧地來繁育飼養。(未完待續。)
第七十九節 生存法則
鞠蕖雖然平素不怎麼多言多語,但是卻也在默默的為自己的事情操心,像戰馬這種事情本來和她沒什麼關係,但是她卻能想到透過她的舅父來了解戰馬進入中土的渠道。
中土的戰馬數量並不算少,尤其是在關內京畿道、河東、大梁和河朔,但這些地方的戰馬種源基本上還是來自北方,要麼西北党項人、西域回鶻人和吐蕃人,要麼就是漠北包括沙陀人在內的突厥人,要麼就是東北方向的契丹人、靺鞨人和奚人。
這三地都盛產良馬,在盛唐時期,這三地的主要馬場都在大唐控制之下,優良的種馬源源不斷的進入關中、河東、河朔以及平盧等地進行繁育,也培養出一大批優良戰馬。
但隨著盛唐消失,無論是西北還是東北抑或漠北,這些戰馬種馬的主產區都落入了異族手中。
中土雖然也還保留有許多牧場,但是缺乏足夠的種馬,中原之地的戰馬品質就日漸退化。
這也表現在大梁鐵騎與河東鐵騎爭雄上日漸處於下風,關中鐵騎與黨項人的鐵鷂子戰鬥力相比明顯遜色許多,同樣河朔地區的騎兵戰馬都不得不依賴從還算融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