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皺處常匿蟲卵,故李時珍引《大明本草》強調說:“(生棗)有齒病、疳病、蟲病,人不宜啖食,小兒尤不宜食。”
忌空腹食用荸薺:秋季陸續上市的荸薺,具有消積化食的功效,食積腹脹患者食用適宜。如果空腹食用荸薺,不但起不到充飢的效果,反而會使胃部不適。所以,秋季忌空腹食用荸薺。
忌生吃蓮子:蓮子,又名蓮子肉、湘蓮肉、建蓮肉,營養豐富,主要含有蛋白質、鈣、磷、鐵質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胡蘿蔔素、澱粉等成分。但是,蓮子性澀滯,可影響脾胃的工作,《本草綱目拾遺》說“生則脹人腹”。所以,秋季忌生吃蓮子。
忌多吃杏:到了秋季,黃澄澄的杏就陸續上市了。杏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礦物質、維生素等一般營養物質,而且還含有獨特的苦杏仁苷、黃酮類物質等,是防癌抗癌的佳果。
杏雖然具有這種獨特的魅力,但是我們也提出忠告,吃杏有益,忌多食用。因為杏具有強烈的酸性,多吃會使胃酸增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潰瘍病。杏性溫,多吃容易上火,會誘發癤腫、腹瀉,對牙齒不利,容易發生齲齒。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有“杏傷人”之說。所以,秋季忌多吃杏。。 最好的txt下載網
秋季宜注重精神調養(9)
忌生吃白果:秋令果品白果,又名銀杏、公孫果,備受人們喜愛。但生白果的外皮中含有白果酸、氫化白果酸、氫化白果亞酸、白果醇等有毒成分,可造成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出現嘔吐、腹痛、神志不清、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呼吸麻痺而死亡。制熟後則毒性減弱,表皮也容易脫落。所以,秋季忌生吃白果。
忌吃發苦的柑橘:秋季成熟的色彩豔麗的柑橘,酸甜適口,營養豐富,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果品中的佼佼者。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忌吃發苦的柑橘。因為,在未成熟的柑橘中含有較多的苦味物質,食用這種帶有苦味的未成熟的柑橘,對身體有不良影響。受了凍的柑橘的原生質脫水,蛋白質及膠體產生不可逆轉的凝固作用,失去對微生物的抵抗能力,細菌就會在其中加速繁殖,使柑橘的苦味加重。這種柑橘不但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而且不衛生,對人體有害無益。
忌多吃和空腹吃柿子:秋季上市的柿子,既好看又好吃,營養也很豐富,但是忌多吃柿子。因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果膠和膠酚,這兩種成分在柿膠和柿核中尤其多。果膠和柿膠酚遇到胃酸後可凝結成塊,甚至會變成像石頭一樣的硬塊——胃柿石。吃柿子時應去皮,每次不要吃得太多,一次只吃1~2個便可。如果柿子吃多了,極容易引起胃柿石。未成熟的柿子就更不能吃了。空腹時人體胃酸多,而柿子中含有的膠酚、果膠及單寧等物質,它們與胃酸相遇後會凝結成小塊。小塊又可逐漸凝聚成大塊硬物,形成胃柿石,小者如杏核,大者如鴨蛋。胃柿石與食物殘渣相積聚,越積越大,越滾越硬,使人胃痛、噁心、嘔吐、厭食,嚴重者會引起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腸梗阻。所以,秋季忌空腹吃柿子。
忌柿子與甘薯同食:柿子和甘薯都是秋季時令美食,備受人們的喜愛。但是,如果柿子與甘薯同食,由於甘薯中含有“氣化酶”和粗纖維,在人的胃腸中容易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增多,促使胃柿石形成。所以,秋季忌柿子與甘薯同食。
忌食用有洞無蟲的栗子:秋季,栗子大量上市。栗子是害蟲喜愛的“盤中餐”之一。一生三代的食心蟲,第一代幼蟲危害梨樹,第二代危害玉米,第三代危害栗子。食心蟲“安家”在栗子裡,一些黑心的商販便用敵敵畏噴灑在外殼上,然後用袋裝起,以此驅趕害蟲。雖然這種驅蟲方法簡單有效,但農藥殘留量極大。因此,如果買到一些外殼有蟲洞、裡面卻沒有蟲子的栗子,最好忌食用。
秋季鮮藕忌生吃:“秋季好食藕。”藕主要含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生藕雖然鮮嫩可口,但有些藕寄生著薑片蟲,很容易引起薑片蟲病。薑片蟲寄生在人體小腸中,其卵落入水中就會發育成毛蚴,並在螺螄體內發育成尾蚴,尾蚴鑽出螺殼附在生藕上,形成囊蚴。人吃了帶囊蚴的生藕,囊蚴就會在小腸內發育為成蟲,成蟲附在腸黏膜上,會造成腸損傷和潰瘍,使人腹痛、腹瀉、消化不良,兒童還會出現面部浮腫、發育遲緩、智力減退等症狀,嚴重者還會發生虛脫而死亡。所以,秋季鮮藕忌生吃。
秋季花生忌生吃:秋季是花生成熟的季節。有人喜歡吃生花生,說它又甜又脆,營養豐富。其實,這種吃法很不科學。一方面,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