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2 / 4)

小說:民國總統的歲月 作者:嘟嘟

為主的禁衛軍統帥,又要表現出自己對滿族的忠實,他在這一點上表現得狡猾。出任禁衛軍總管官,這是袁世凱的一種策略,但馮國璋卻在表面上保持與袁的距離,這的確迷惑了一些人。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不承認唐紹儀與同盟會達成由南方將領王芝祥任直隸總督的協定。馮國璋配合袁世凱的行動,與王佔元等將領聯名上書袁世凱,聲稱直隸各路軍隊,絕不承認王芝祥督直。袁世凱便以此為藉口,將王芝祥改派到南方。

馮國璋是袁世凱的忠實走狗,在各方面都按袁的意圖行事。於是1912年9月8日,袁世凱任命馮國璋為直隸都督。馮國璋擔任了封疆大吏後,驕橫異常。直隸省臨時議會,向馮國璋提出一些要求,他都置之不理。

1913年7月12日黃興抵達南京。15日,在黃興的指使下,江蘇都督程德全宣佈獨立。袁即調張勳督隊猛攻柳泉,鏖戰三日,討袁軍退到徐州。23日,袁任命馮國璋為江淮宣撫使,率軍攻打徐州,討袁軍抵擋不止,不久,徐州陷落。袁急令張勳率部由水路取道清江、揚州、進攻鎮江;令馮國璋率部由津浦路南下速取臨淮,進逼浦口,然後兩軍合攻取南京。28日,黃興因討袁軍失敗,隻身跑到上海。程德全馬上宣告取消獨立。

8月2日,馮國璋部攻佔蚌埠。由於軍事上得勝,袁世凱目腔一切,百倍殘###,密令馮、張,對取消獨立的軍隊一律勤令繳械,將其首領槍斃;倘持觀望,以叛軍論。並命令二人,不論是否取消獨立,必須迅速佔領南京。馮、張督隊星夜兼程前進,討袁軍抵擋不住,敗退至浦口。為迅速佔領南京,袁又以保留第八師建制為交換條件,誘降第八師師長、馮國璋之婿陳之驥。8日,何海鳴帶隊佔領都督府,第二次宣佈江蘇獨立,自任討袁軍總司令。投袁之意已決的陳之驥馬上包圍都督府,拘捕何海鳴,召集軍官開會,說:“戰則取勝無望,和則可以保全”,主張接受袁的條件,和平解決,宣佈取消獨立。第二次獨立僅歷6小時之久。11日,陳之驥渡江迎接馮國璋進城,二十九團士兵乘機將何海鳴釋放,仍舉其為討袁軍總司令,第三次宣告獨立,並打敗第八師,佔領各處險要,加強防禦。張勳部攻陷鎮江後,於15日偷偷接近南京,強佔紫金山、天堡城。守軍奮力反擊,終將天堡城奪回。張督隊再攻,討袁軍給以堅決回擊,戰鬥空前激烈,天堡城五易其手,至21日終為袁軍奪取。這時安徽都督兼討袁軍總司令柏文蔚到來,被推為江蘇都督。馮國璋、張勳和劉冠雄的海軍艦連攻數天,均被擊退。柏文蔚因與何海鳴意見不合從南京出走,何兼任都督。討袁軍四路出擊包圍南京之敵,沒有成功。9月1日,張勳部首先炸燬城牆入城,馮部繼之,南京陷落,“二次革命”失敗。袁軍立即把南京變###間地獄,馮國璋部縱火焚燒了下關,烈焰沖天,數日不熄,無數人民失去棲身之所。城內的袁軍如同野獸一樣恣意燒殺淫 掠,家破人亡都不可勝計,許多婦女投入秦淮自盡。張勳的辮子軍尤甚。

1914年1月,馮國璋調任江蘇都督後,軍統名義取消,禁衛軍改編為陸軍第十六師,由王廷楨任師長兼任江寧鎮守使,隨馮國璋駐江寧,仍歸馮統轄調遣。

三、當上北洋軍直系首領

三、當上北洋軍直系首領

南北調和後,(袁世凱已死)北京政府由副總統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北洋派實力人物段祺瑞任國務院總理。自歐戰發生後,1915年11月,英、俄、法三國鑑於日本在華侵略勢力日益擴張,曾向中國提議“參戰”當時日本聞訊後,認為中國參戰對於日本不利,而積極反對。而中國則正逢袁世凱急謀稱帝,希望獲得日本支援,也不願參戰得罪日本而影響自己稱帝,因此參戰問題最後未成事實。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開始分化為兩大系集團。以小站出身的段祺瑞為首的皖系和馮國璋為首的直系。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同為“北洋三傑”長期在北洋集團擔任要職。袁世凱死後,段祺瑞利用天時地利之便乘機控制###。而山東督軍張懷芝、安徽省長倪嗣沖、陝西督軍陳樹藩、福建督軍李厚基紛紛投靠,以他為後臺,這樣就形成了以段祺瑞為首的軍事集團。因段祺瑞是安徽合肥人,故這個集團被稱為皖系。

唯一能與皖系抗衡的是馮國璋的軍事集團。馮國璋和段祺瑞都是小站練兵時起家的北洋集團的重要人物,袁世凱手下大將。武昌起義時,馮率大軍南下攻佔漢口和漢陽,戰功不少。在袁世凱###二次革命時,馮國璋又領兵南下擊敗國民黨的軍事力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