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七天粒米未進,體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著休息。
有一天,一個弟子不知道從哪裡討來一些米,就去煮飯了。
然而,孔聖卻看到他在偷吃鍋裡的飯,對於儒家來說,尊師重道是很重要的,在給老師吃飯前,自己偷吃,這是很不尊重的。
孔聖多有教養啊,假裝沒看到,準備找個機會暗示這個弟子,讓這個弟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飯熟之後,準備開吃的時候,孔聖說:“我剛才夢見了先父,這飯很乾淨,我用它先祭過父親再吃吧。“用過的飯是不能用來祭奠的,不然就是對先人的不尊重。
這個弟子急忙阻止:“使不得!”並說,剛剛煮飯的時候,看到灰落進了飯裡,但丟掉又不好,就吃掉了。
孔聖嘆息:“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這事情說的也就是一件事: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瞭解一個人是很困難的。
而這個弟子是顏回,是孔聖最得意的門生。以儒入道之後,也是名震一方的大人物。這樣的人都有被誤會的時候,更何況是楊若風這種年輕人呢。
回頭想想楊若風這一段日子來所做的事情,哪一件不是為了自保,不是別人先找他麻煩的?看來,楊若風骨子裡是一個好人。
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那就是孔廟祠堂寶藏,換做其他任何一個人都不會這麼輕易的交給他們。同時,也不會盡心盡力的傳達孔聖遺願,讓他們八宗合一。
根據孔聖所說的話,說楊若風是赤誠善良並不為過。
除了正氣門門主尚且心有怨氣外,其他七個宗門的門主都在心中暗暗告訴自己:
一定要幫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