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4 / 4)

小說:煮酒論道 作者:漂亮格子

,憚赫千里”的大魚,這一切,為後世的李白、李賀、蘇軾等人所發揚,成為我國文學中浪漫主義的河源。

歷代的道家人物很多都能詩通詞,而且他們的筆下往往有著一種異常浪漫曠達的“仙”氣,五代時的得道高人譚峭有一首詩,題目就叫做《大言詩》:線作長江扇作天,靸鞋拋向海東邊。

蓬萊此去無多路,只在譚生拄杖前。這是何等雄健豪邁的氣魄!長江如線,天如摺扇。一時興發就甩鞋到東海之濱。蓬萊仙山路雖遠,但譚生(詩人自謂)的杖頭下何山不能達,何處不能到?正像電視劇《西遊記》中主題歌唱的一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一住行窩幾十年,蓬頭長日走如顛。

海棠亭下重陽子,蓮葉舟中太乙仙。無物可離虛殼外,有人能悟未生前。

出門一笑無拘礙,雲在西湖月在天。這首詩是全真教創教祖師王重陽真人所作,“出門一笑無拘礙,雲在西湖月在天”,苦修妙悟之後,天地豁然開朗,從此靈臺清明朗照,更無半點渣滓,清靈曠達之情溢於紙外。

重陽真人的弟子丘處機詩作更豐,翻開丘真人的《磻溪集》也是到處可見這等豪邁的句子。像“萬傾江湖為舊業,一蓑煙雨任平生”,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