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
從隱霧山走到天竺國,已經走了千餘里,從天竺國走到銅臺府,又走了六七百里,從銅臺府到靈山,還要八百里的路程,由此可見,隱霧山樵夫說‘沿著大路走,約有千里便至靈山’的話,一點也不準,換成公里算還差不多。
寇員外是個遠近馳名的善人,曾發誓要齋僧萬人,如今已經齋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只差四個。
唐僧師徒五人至此,寇員外非常的高興,接待了唐僧師徒後,他既可以功德圓滿。
九千九百九十六個和尚再次出現,諸位有沒有一點熟悉的感覺呢?
當初,滅法國王曾立誓要殺一萬和尚,唐僧師徒經過滅法國的時候,滅法國王已經殺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和尚。
唐僧師徒來到寇府,寇員外同樣齋戒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和尚。
這會是巧合嗎?
或許吧!
唐僧師徒來到寇員外家,寇員外招待起唐僧師徒,怎是一個‘熱情’了得。
每當唐僧欲走,寇員外便盛情挽留,足足留唐僧住了半月之久。
半月之後,可以讓唐僧師徒離開了吧?
不!
寇員外的老婆穿針兒也想齋僧,她要用自己的私房錢,留唐僧師徒再住半月。
唐僧不從,強行離去,惹得穿針兒不悅。
寇員外家齋濟萬僧,肯定特別有錢,唐僧師徒離開之後,一夥強盜洗劫了寇府,並殺死了寇員外。
事後,這夥強盜跑到了唐僧師徒落腳的破廟——華光行院。
這座寺廟為什麼是一所破廟呢?
只因,這寺廟是華光菩薩的行院,華光菩薩因為剿除毒火鬼王降了職,已被貶為五顯靈官。
按理說,剿除毒火鬼王,應該是做好一件好事,為什麼會被降職呢?
只有一個解釋:毒火鬼王的背景,要比華光菩薩要大。
言歸正傳:悟空抓住了強盜,在強盜的身上搜出了寇府的財物。
然後,悟空釋放了一眾強盜。
次日,西遊隊伍返回寇府,把財物還給寇夫人穿針兒。
穿針兒卻言:“是唐僧師徒搶劫了寇府,並殺害了寇員外。”
當初看原著的時候,周鼎以為:穿針兒因為唐僧駁了她的面子,所以,故意誣陷唐僧。
而現在,周鼎卻知道:穿針兒沒有說謊,她確實看見了唐僧師徒行兇。
搶劫寇府的不是強盜嗎?為什麼會看到唐僧師徒行兇呢?
這一切,都是悟空搞的鬼。
悟空對寇夫人穿針兒施了一個障眼法,在穿針兒的眼裡,強盜變成了唐僧師徒的模樣。
悟空為什麼這麼做?
只有一個目的:給唐僧增加劫難!
若是以前的悟空,看到殺人越貨的強盜,必會當場打死,但現在,悟空卻放強盜離開了。
因為,這些強盜若被打死,官府能從種種蛛絲馬跡中,找到強盜才是真兇的證據。
就算沒有證據,官府也有會讓這些死去的強盜做替罪羊。
為什麼?
因為,唐僧是東土大唐的高僧,大唐對於天竺而言,等同於天國上邦,唐僧等同於天國上邦的大使,除非萬不得已,誰願意把上國的大使關入監獄?
這夥強盜真的逍遙法外了嗎?
不會!
悟空當著唐僧的面放了強盜,這些強盜離開後,悟空悄悄的把他們送入了地獄。
只有消失了的強盜,才是好強盜。
強盜消失了,官府找不到真正的兇手,找不到兇手,官府迫於輿論的壓力,只能拿唐僧師徒開刀。
唐僧師徒被推入轄床,開始用刑。
唐僧自從生下來,除了遇到真假悟空的時候,捱過假悟空一棒子,何時受過這樣的罪,嘴裡不停的嘟囔道:“悟空,怎的好,怎的好!”
官府也知道唐僧的身份,並沒有上真格的,而是宣佈:“將唐僧師徒壓入大牢,明日再審。”
這麼做是什麼意思呢?
官府是暗示唐僧等人,有辦法趕緊的想,若是沒有辦法,明日肯定少不了一頓皮肉之苦。
唐僧入獄一夜,依然完成了一次劫難,強盜已死,悟空怎樣證明唐僧的清白,脫離牢獄之災呢?
悟空是這麼做的!
首先,悟空真身遁出牢房,變成寇員外的鬼魂來到寇府,叫嚷道:“閻王差鬼使押我來家與你們講話,穿針兒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