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華
問:我孩子兩歲半,他總喜歡用錘子或棍子到處敲打,搞得牆壁到處是破痕,用品也被打壞了不少;前些時又學會了用鐵錘釘釘子,搞得地板和桌椅也到處是釘眼子。我們教他要愛護物品,不能到處亂打亂敲,可第二天大人上班了,只有老人在家,孩子又開始了亂打亂敲的活動。我們不明白孩子是怎麼學會亂打亂敲的,有什麼方法來約束孩子的這一行為呢?
答:孩子最喜歡模仿電視裡的動作和成|人的所作所為,我想您孩子可能是看了電視中的武打片,模仿片中人物用棍子到處揮舞;家裡沒有劍,他可能想到用錘子來代替。另外孩子知道在木製物上釘釘子,一定是看到周圍有人使用過鐵錘這個工具,他也學著使用。
應該說敲敲打打是學習使用工具的行為,引導好了有利於發展動手製作的創造能力。他現在不懂亂打亂敲是破壞,反而感到十分有趣的情況下,我們不能簡單要求他不許動,一方面難以做到,另一方面也壓制了他動手能力的發展,甚至會扼殺一個未來的高階技師或發明家。
馮教授常說疏導重於堵漏,孩子敲敲打打就這樣引導:
在家裡吊一個大一點的沙袋,高度在孩子的頭部以上,以免沙袋撞擊孩子的頭,另準備幾個大小不一的木板或木塊,讓孩子當作木劍或棍棒在沙袋上打著玩。
還要給孩子做一個工具櫃,逐步豐富各種工具,並放一些製作玩具、修理傢俱的材料。大人要抽時間與孩子一起使用工具,再逐步放手。在此基礎上再嚴格要求孩子不準亂敲亂打,要愛護物品就很容易做到了。
尊重孩子的興趣選擇
王碧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讓人感慨無限,因為它讓我的小星星從不安分到安靜專注。
我女兒寫過這樣一篇日記:
以前的我非常好動,上課時一點也坐不住,媽媽就讓我去學書法,但是我像猴子一樣亂蹦亂跳,一會站到桌子上,一會兒又鑽到桌子底下,一會兒又去拖別的小朋友的椅子……媽媽又讓我去學彩筆畫,我就特別感興趣。一學期後,媽媽又讓我去學國畫。第一次畫的時候我的手沒有那麼穩,握筆的手搖搖晃晃的,慢慢的我的手就握得很穩了。
我畫了很多國畫,有貓頭鷹、丹頂鶴、小鹿、小孩、大公雞、金魚、荷花等等。別看我小小年紀的,我可是我爸爸、媽媽的國畫老師呢!有時候晚上回到家裡,我就會教他們畫畫,咱們家現在是一人學國畫,全家都會畫。
當然我是畫得最好的一個,因為我去年參加全國電視“希望之星”少兒書畫組獲了“全國十佳”獎,雖然我很高興,但是我沒有驕傲自滿,我還會繼續努力的。現在我上課也很認真了。
培養交往能力,讓寶寶落落大方
馮德全
人際交往是現代人才最重要的基本素質之一。因為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既靠親人、老師、同學、朋友、集體、團隊之間的友誼,也靠社會、國家和民族間的交流。所以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和諧的家庭,都願意去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一個和諧發展的國家;一個和諧共享的世界。卡內基曾說:人才的成功80%靠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20%才是他的專業知識。說得一點不錯,特別是社會和科技的領軍人物;他們的“專業”能力就是善於人的識別、溝通和組織協調。
交往能力與勇敢自信、善待他人的性格緊密相連;又是高“情商”的基礎;務必從小培養;特別加以心理的呵護。因為寶寶稚嫩的心靈比他稚嫩的肉體更容易傷害;而心靈一旦被傷害就比較難以康復。社會上那麼多內向、害羞、不善溝通和缺乏開拓精神的人;往往與幼時受到人際傷害有關。
孩子是勇敢和開朗的;看他出生時就大喊大叫;要吃要撒毫無顧慮;你親近他;他高興了就笑;他需要什麼也從不猶豫。在整個嬰幼期;我們一方面要慢慢培養規範他的行為;同時更要呵護他與生俱來的開朗性格。
需要常常有親戚、朋友、鄰居、各種生人來看他;用表情、態勢、語言親切地交往;讓他感到安全和快樂。孩子大一點時;互相多講故事;一起唱歌跳舞、表演節目和大聲講演;還要多帶孩子外出玩耍,做遊戲。
人際交往中千萬不要嚇著孩子;任何生人接觸孩子先要遠一點;給他和善友好的笑臉;給他好玩的小禮物;或遠遠地表演節目給他看;一定要等待他感覺安全並歡迎你時;你才可拉拉他的手;進而抱抱他甚至帶他去玩。要禁止人們不顧孩子意願;搶著抱、搶著親熱的霸道行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