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娘八十大壽,也願天下孃親幸福安康)
京郊小亭,離著北京南門其實不遠,殘雪倒是有,梅花卻無半枝,只有一片乾巴巴的楊柳,在冬日裡搖曳,名字很好聽,卻絕不應景。呂漢強帶著弟弟來到的時候,這裡已經一片冠蓋,無數士子文人亂哄哄的互相作揖問好,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高聲朗讀,希望能得到眾人的唱和。
真正的詩會還沒有開,大家似乎都在等著什麼重要人物出場,呂漢強也沒心思和那些人寒暄吹捧,就帶著小弟,走到圈子外面,站在這個小亭子下,一泓已經結冰的湖水前,向遠處眺望,在這裡,可以看到隱隱約約在遠方一家曾經住過的那個破廟。將目光越過那座小廟,遠遠的望向了那個在霧靄煙霾裡的莊子,在他的心底,一股無由的哀傷再次縈繞在了他的心頭,雖然,他知道,這不是前世的記憶,這是那個原先的呂漢強深深的不捨,即便魂歸那方,也割捨不下的思念。
這時候,呂漢強就想,難道思念這種東西,就真的這樣讓人隔世不忘嗎?那真的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感情嗎?
“見賢兄,一詞名天下,見這雪景,諸位賢弟都期待您能再出佳作問世。”一個貴公子認出了呂漢強,湊上前來,打斷了他的思緒,對著他恭恭敬敬的施禮,滿臉期待的問好詢問。
“是啊,是啊,不知道見賢兄有什麼大作,我等洗耳恭聽。”既然認出了呂漢強,立刻一群青衫子弟,紛紛上前,圍在他的左右滿帶恭敬的垂詢候教。
呂漢強忙收回沉思,對著身後一群粉絲,連忙拱手回禮,嘴裡滿是謙遜。
也難怪現在計程車子們如此恭敬呂漢強,原因在這大明三百年,也真的沒有一首好的詩詞出現,真的愧對了這菁華薈萃的天下中原。
明朝的詩詞沒落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原因,但是,館閣體與八股文取士是最根本的原因,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更在那個時候被奉為經典,半部論語治天下已經成為了一種神話,這些束縛人思想的東西怎麼還能有豪放浪漫的詩歌的一席之地?因此上,漸趨保守和謹小慎微成了一股主流,在這樣的心態下,怎麼能還有好的詩詞流傳?
但是,無論到了什麼時候,追求浪漫與豪邁,都不是文人士子所放棄的,呂漢強的一首人生若是如初見,便如一顆石子,便如丟在了死寂的這泓小壇裡般,立刻激起了深埋在幾千年文人心中的漣漪,於是,已經絕跡了幾百年的詩會,便在這些士子們的心中再次復生,才有了今天這樣的盛典。
說盛典已經不為過分,對才華的尊重,讓京城裡幾乎所有的文人墨客齊聚京南,聚攏在這一潭冰封的湖水旁,坐著他們最奢華的車架,帶著他們最奢華的器具,帶著他們最恭敬的心,拱著手,彎著腰,帶著滿臉的虔誠,恭立在這裡。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激動的吶喊,我來了,我看到了,我適逢其會,我成為其中的一員,我無尚榮幸。
當然,不和諧的聲音也有,那就是在大明,把持著文壇幾百年的上下七子的門徒,對於呂漢強這種離經叛道的東西,也採取了絕對的抵制。
明朝中葉的詩文流派,產生前後七子。他們對於詩文的見解大體一致,即強調“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主張模擬古人。對於打擊“臺閣體”雍容典雅、千篇一律的文風有一定積極意義,但把詩文寫作引上覆古道路,產生了許多毫無生氣的假古董詩文,在大****帶來大變革的時候,他們已經不再霸佔朝堂,現在已經沒落到了無以復加,只有無力的用胡攪蠻纏來對待世人,來維護他們的所謂正統。這次便藉著呂漢強的一首新詞主辦小亭詩會,準備利用對呂漢強的批判,再次引起人們對復古詩文的重視。
現在,大家急切等到著這幾百年才出來這麼一個的大詞人有佳作奉獻的時候,就有那麼一股人馬,氣勢洶洶的殺進了人群。
說殺進來有點過了,但說氣勢洶洶卻是絕對,看著為首的三個人,鼻孔都衝上了天,而在他們身邊緊隨的,便是一群俯首帖耳的沒了脊樑骨的傢伙,那就更見其氣焰囂張。
呂漢強其實不是一個很想出風頭的傢伙,在他的心中,就想著平平安安的賺錢,然後帶著足夠的資本,帶著一家老小南下避禍,但是,昨天,他實在是不能忍心打擊張掌櫃的那拳拳之心,也想著敷衍一下就完了意思,來參加這什麼詩會。
原本想著這詩會是一個個無聊的公子哥舉辦,當然以身份最顯赫的為主導,自己不過是過來混個臉熟,然後蹭些酒肉,自己再抄襲一首不上不下的小詩,然後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各回各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