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架狐蝠式戰鬥機的半個機尾已經被打成篩子。機身上也佈滿了彈孔,甚至於我都能聽見這架飛機爬升時機體金屬發出的聲響。他的發動機運轉的也不是那麼流暢了,但是依然拼死完成了隨後的爬升。然後再不到60米的距離上把我旁邊的一架HE177的尾巴打成碎片!而隨後無數的碎片向著後方拋射出去,打在了機身上、發動機艙上還有駕駛室正面的防彈玻璃上!最後這兩架飛機同時從空中隕落。他們這是在拼命!他們中的一些人並不在乎自己能否活過這場戰鬥,他們更關心的是能否把更多的敵人打下來!”格力姆事後心有餘悸的說道。“那架敢在60米的距離上使用大口徑火炮的狐蝠式戰鬥機是我一生的噩夢,我不止一次在夢中和這架飛機和他的飛行員相遇。”
最後的戰鬥並不激烈但是卻給雙方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當太陽逐漸落下的時候,這場堪稱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空戰終於落下了帷幕。德國人集中了上千架次的飛機展開攻擊,而華夏也好不示弱的集中了近千架次的戰鬥機進行攔截。在這場大規模空中戰役中,雙方都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即使最後入場的德國戰略空軍在這次交戰中也徹底損失了65架各種轟炸機,戰損率達到了將近四分之一!如果算上那些帶傷的飛機的話,德國戰略空軍6成左右的轟炸機都要進行維修,其中至少4成左右的飛機需要大修!戰鬥結束後,凱賽林曾經親自趕往機場視察,巨大機身上的密集彈孔和機體內部被打的面目全非的各種裝置可謂是觸目驚心,駕駛艙和炮手坐席上還未來得及清理的血跡和屍體讓人感到恐怖。一片片的金屬蒙皮被撕碎,機體的骨架也被打的支離破碎,不少飛機即使飛回來了,也失去了維修的價值,只能扔到一邊。甚至連回收零件的價值都很小!
華夏同樣損失慘重。投入戰鬥的將近700架戰鬥機在一天之內徹底損失200多架!需要修復的有100多架!最終華夏可用戰鬥機數量直接降低到開戰前的一半!再考慮到機場被毀和各處地面設施的損失,華夏駐伊朗空軍的攔截能力至少要比開戰前下降了一半左右!秦嶽看到戰損表也是一哆嗦,然後第一個電話就是打給彭毅的,告訴他,在未來兩週的時間裡,華夏每天出動的戰鬥機數量不會超過200架!架次數不會超過350。剩下的哥們你自己看著辦吧!
雙方原本以為辛辛苦苦攢出的兵力怎麼著都可以大戰三百回合的,結果第一天的戰鬥就讓雙方空軍損失巨大。不過即使這樣,雙方依然沒有放棄。凱賽林在經過一番調研後,果斷認識到被自己寄予厚望的戰略空軍在這一天的戰鬥中又被打殘了,想要繼續對華夏縱深目標發動空襲也力不從心了。
德國陸軍給凱賽林的時間只有一週,一週後,無論空軍是否完成了既定目標,都要將主力轉移到前線支援上。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凱賽林發現自己不但很難在一週之內徹底肅清華夏駐伊朗空軍,同時原本計劃在陸軍開始攻擊後提供的支援兵力也不怎麼夠了,北線航空叢集的損失比例甚至高於戰略空軍。如果以剩下那點飛機來支援6個師作戰的話肯定是不夠的!
於是乎,凱賽林對航空兵裡進行了一番調整,第一是將所有受損和狀態不好的戰略轟炸機暫且剔除戰鬥序列,集中狀態良好的80架戰略轟炸機組成單獨的轟炸機聯隊,用於對華夏前沿工事即淺縱深的交通線和交通樞紐進行轟炸。在這些區域,轟炸機部隊可以獲得更多的戰鬥機部隊掩護,戰損率會低一些。第二,就是將南線的部分空軍調撥到北線,在德軍看來,北線是最容易獲得成功的戰線,所以享有最高的補充優先順序。而華夏似乎也正是因為對北線的防禦不那麼有信心所以才在一開始就集中兵力被北線航空群發動攻擊。第三,抽調一些精銳戰鬥機分隊組成遊獵部隊,力求壓制華夏空軍前線戰鬥機部隊。這次空襲最大的戰果就是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華夏的地面基地網路。使得華夏空軍龐大的戰鬥機群被迫一分為二。這讓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在前線獲得一些優勢,而凱賽林要做的就是發揮這個優勢,在一段時間內壓制對方的戰鬥機部隊。
雖然心中不願意承認,但是凱賽林這樣安排已經等於放棄了對華夏部隊的戰略轟炸,原本整個計劃是包含對華夏空軍基地、交通線、物資中轉站、甚至是某些城市和港口進行全方位打擊的。但是因為過大的損失讓德國空軍根本沒有繼續攻擊這些縱深目標的能力和想法了。這對於一直堅定的相信空軍會主導一切的凱賽林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隨著德國空軍高層對整個伊朗戰爭中空軍的表現進行研究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