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
此時縣學生員聚集起來,整整齊齊的在明倫堂外列隊,等候巡按御史前來督察和訓話問話。
這是最容易出現非議的時刻,但受過知縣囑託的方應物並不太擔心,今天縣學應該不會出漏子。
他早已經透過洪松和項成賢散了話出去——這巡按是萬安的人,便等於是商相公的對頭;誰配合他,誰就是萬安的走狗,是淳安縣的罪人和公敵!
有這樣的大帽子選在頭上,估計同學們說話應該會謹慎些,不會輕易在巡按御史面前胡說八道讓汪知縣難堪。另一方面,幾個學霸表了態,其他生員總得賣面子。
當然,能有幾句美言對汪知縣來說更好,但這可遇而不可求。以方應物的人品,幫著過濾不良言論可以,但還沒有無恥到無中生有、故意捏造諛辭的地步。
或者說,方應物並不擅長曲意逢迎、拍馬奉承,不是缺乏技術,而是缺乏這個心。
閒話不提,卻說當沈巡按到達縣學後,並沒有對列隊的生員說什麼,而是直接進了教諭公署。此後點了一些生員,一個一個的叫進去說話。
方應物沒有被點到,但他好友項成賢項公子卻被點中了。等項公子出來後,神情很是莫名其妙,他皺眉道:“方賢弟!在裡面時,那巡按問了一些話,其餘沒什麼可說的,但很有幾句是關於你的。”
旁邊另外一個人也奇道:“是極,御史確實問了幾句方同學的事情。”又有一個新從巡按御史那裡出來的同學,見狀也是如此說。
方應物連連苦笑,自己還真被巡按御史盯上了?瞧他這架勢,難道打算慢慢尋找自己的破綻麼?
縣學諸生議論不已,紛紛感嘆方同學真是風雲人物,總是當仁不讓的充當主角。這回來個欽差御史,也要話裡話外的問其他,實在是風頭盛。
捱到沈巡按離開縣學後,方應物也迅速離開了,前往縣衙去見汪知縣。做事總要有始有終,既然受人之託,此時便須得向汪知縣稟報巡按御史在學校觀風的事情。
“學校那邊,老父臺大可放心了,並未出現什麼不該有的誹謗非難之詞。”方應物道。
汪知縣當然不會只等著方應物稟報,他已經從衙役那裡知道了沈巡按在縣學的經過,笑容滿面的點頭道:“有勞賢生了,本官在此謝過。”
方應物謙遜道:“老父臺言重了,何須如此。”
汪知縣很客氣的說:“確實應該謝你,不知你用了什麼辦法,吸引著巡按御史盯住你,分散了沈巡按的精力。你這份心意我心領了!”
方應物無語,他哪有這個犧牲精神?到底是怎麼回事,他自己到現在還是模模糊糊的全靠猜測。
他又回到家中,卻見洪松和項成賢都在等著。
洪公子見了面就急著說:“方賢弟,你走了後,縣學中就鬧起了流言蜚語。說是你在外面闖蕩時得罪過大人物,這巡按御史就是要蓄意整治你的,所以你要倒黴了。”
方應物暗自嘆道,這流言還挺準,很難得啊。
項成賢對此卻不擔心,安慰道:“方賢弟但請寬心,這不算什麼,巡按御史只是御史,不是提學官,他不能直接管到你。
何況你也不是沒有後盾,豈是他能隨隨便便拿捏的?真正要防的,反而是身邊的小人。”(未完待續。。)
再求月票!
今天從凌晨到現在,更了五章,平了個人記錄。更可喜的與前面距離拉近了,感謝諸君支援!
手頭還有一章存稿,想了想還是放在明天上午發吧,這樣錯開時間刷存在感效果比較好,今天更新先到此為止了。
最後,如果手頭還有票的,不要憐惜本書,還請儘管砸過來,月票想必是管夠的,更新也想必是會爆的。
。
。(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章 流言版本更新(求月票!)
流言愈傳愈烈,最新版本是商相公的好學生方應物得罪了首輔萬安,但萬首輔遠在京城有些鞭長莫及,所以又遣了這巡按御史前來淳安報復方應物。
最可懼的莫過於未知,情形不明時方應物不免有些惴惴。
一方面自己給自己打氣,他身正不怕影子斜,又是主場作戰,還有巡撫當後盾,那巡按御史就是想挑他的錯處也沒那麼容易;另一方面深居簡出,兩點一線,不給別人任何口實。
此時令方大秀才苦惱的事情還不止這一件。有日傍晚,項家僕役突然來到外院,向方應物傳話,項大公子請方應物進內院一同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