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推到頂點後,再放出“方應物與此事根本無關”的訊息比較合適。
情人之間總該心有靈犀,不用開口明說就能配合做事,這才叫真正的默契。。。。。。汪芷按捺不住心裡那小小的得意,不禁想象起方應物回京後,大喜過望並對自己進步大加讚賞的樣子。
接下來,文臣和太監佞幸又狠狠借題發揮吵了幾天,李孜省、鄧常恩、繼曉等僧道方士在近一年裡也不大得勁。此時紛紛跳出來聲援太監。
說是吵,其實也只是隔空喊話,畢竟太監與文官兩個體系很少有交集。文官所做的無非是上奏疏,太監們大都是在宮中罵街。也有直接去天子面前哭鬧的。
但最後總要都匯總到成化天子這裡定奪,讓天子很是厭煩了一陣子,所幸新年來到。口水仗也都暫停了。
元旦日有新年大朝會,按慣例在廣闊壯觀的奉天殿舉行。所有在京城的文武官員入朝。品級夠的,可以入大殿。稱為殿上臣;品級不夠的,只能在外面列班。
本來成化二十一年這次新年大朝一切順利,但是當天子回內宮,百官散場退出奉天門的時候,忽然有異星劃過西邊天空,還伴隨有白虹貫穿天空,甚至隱隱有聲如雷霆。
奉天殿外面廣場上佔滿了文武大臣,目睹這一幕,人人臉色驚駭。
短暫的寂靜之後,立即有人驚叫道:“天變!”隨後還有人補充性的叫道:“又是天變!”此後大臣迅速重新聚集起來議論紛紛。
成化天子此時已經快到乾清門了,突然見到如此明顯的星象,很是受驚嚇,立刻轉身回到了奉天殿。
閣老、部院大臣、科道官也紛紛重新上殿,便有激進的御史衝到前面,叩首道:“天象示警,國家必有奸邪作祟!”
所謂的奸邪作祟,大概指的就是最近這些起來鬧騰的佞幸太監。常言道邪不勝正,但這個詞卻經常被人嗤之以鼻,認為是迂腐之言。但邪就是邪,正就是正,人心就是人心。
在天變之後,所有清流君子都敢指責梁芳等太監是引發天變的君側奸邪。但所有佞幸太監卻沒有一個人敢指責是文官大臣引起的天變,一個個忽然都像是變成了啞巴。
最後被天變嚇到的成化天子只得下詔廣開言路,命百官上疏言事,同時命欽天監密奏。
卻說汪芷汪太監沒有上朝資格,元旦時正在與孫小娘子以及何娘子兩人說話,在屋中沒有看到什麼,但自然會有人稟報天變之事。
聞言汪芷久久無語。去年方應物瘋狂攻擊次輔劉珝,大家都以為他失心瘋了,然後發生了地震;今年方應物逼死了欽差太監,大家都以為方應物要玩命了,然後又發生了星墜天變,這實在是叫人無話可說。
作為與方應物關係最密切,最為了解方應物的人,汪芷回想起方應物的種種神奇,又一次下意識想道,這一切難道並非是巧合,這方應物真的能看透天機?當初他說“掐指一算”並非是玩笑?
這時候,汪太監忽然意識到自己自作聰明的犯了一個錯,一個已經無法挽回的錯。
以方應物的神奇,或許也能預料到這次天變,但他又不想表現的太過於神奇。
所以方應物叫呂忠急急忙忙趕在年前上報,並不是一時思慮不周,而是有意為之,為的就是撇清他本人,避免繼續成為焦點人物!
而自己將呂忠的呈文扣下不發,導致方應物錯失了辯白撇清的最佳時機,很可能讓方應物繼續與這次天變扯在一起了!
想至此處,汪芷欲哭無淚,喃喃自語道:“這可如何是好?都怪你非要叫我讀書,不然也不會想那麼多,不想那麼多就不會犯錯。”(未完待續。。)
ps: 從今天中午起計時,明天中午前還要搞6000字才能算一日萬字。。。晚上熬夜,下一章明天早晨更新!
第五百六十四章 星君下凡
天變之後,太監佞幸們陷入了失聲狀態,一如一年前地震後。天象示警之下,誰也不敢再高調了,否則無異於吸引最猛烈的炮火。
就連內閣、部院大臣也都小心翼翼、謹言慎行,生怕一個不慎便被輿論集火抨擊,然後被推出來當替罪羊。去年劉次輔的遭遇可謂是殷鑑不遠,不能不小心。
至於連續兩個新年都被天象搞砸的成化天子朱見深,下詔開言路後收到了雪片般的奏疏。
此時士風尚未完全墮落,奏疏多有直言批龍鱗之處,這叫成化天子心裡暗暗惱火卻又不便發作,就是天子也不能逆天而行。
如此朱見深便將一些出挑官員的名字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