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不是古蹟,而是實實在在的活人象徵,每一座牌坊背後都有一個光耀門楣的本地名人,聳立在這裡供人瞻仰。
但未免也太密集了點,密集的令人震撼。立志要走科舉道路的方應物很是觸目驚心,再一次對淳安縣這個科舉比賽死亡之組有了切身感受。而且這只是縣城西門外的冰山一角,其他地方還不知有多少科舉牌坊。
同行族人中,有個頭腦靈活的,看到方應物打量路過的牌坊,很是湊趣的奉承道:“秋哥兒這般聰明人物,將來必然也能金榜題名,這裡牌坊又要多一個。”
“承你吉言。”方應物笑了笑不置可否,現在想法子搞個秀才功名再說,其他的還很遙遠莫測。
方應物一行人左右看熱鬧,別人也在看他們,他們這一行人還是頗為醒目的。在路人異樣目光裡,方應物率領族人押著譚公道等人,走進了淳安縣縣城的西門,也就是環翠門。
淳安縣城位於龍山南麓一個小盆地裡,北面是山,南面是被當地人稱作青溪的新安江,共有六座城門。但淳安縣縣城並沒有城牆,所謂的城門也就是搭在出入口的木柵欄而已。
整個縣城並不大,用方應物的眼光來看,也就類似於前世那個時空裡的一個小鎮,他估計整個縣城人口最多也就幾千人。
縣衙位於縣城北部,大門外是著名的八字牆,衙門八字朝南開的八字牆。牆上貼著幾張告示,有個讀書人模樣在哪裡搖頭晃腦的誦讀,幾個閒人圍著旁聽。
方應物去告示那裡瞅了幾眼,看到末尾署名寫著“淳安縣正堂汪”。便心下了然,當今這知縣是姓汪了。
縣衙大門是不設防的,方應物一馬當先昂首踏入,追隨而來的族人們猶豫了一下,也小心翼翼的跟著進去。
沿著甬道走到了儀門前,儀門裡才是縣衙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