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少事情,都是壞在怕事畏難,互相推諉上面!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手足無策,下筆如有千言,辦事卻不得一法,有何用哉?”

欽差口氣異常嚴厲,關通判當中被抓住訓斥,只臊的滿臉通紅,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訓斥完關通判,方應物又對眾人道:“朝廷委派本官做這個欽差,不是聽諸君訴苦來的,今晚將話放在這裡,本官不講原因,只要結果;不聽困難,只要辦法!”

方應物的高壓氣勢,讓堂中眾位官員感到喘不過氣來,心裡忍不住嘀咕幾聲,這位欽差年紀看著不大,氣場卻厲害得很,難怪人稱京師之虎。

一片死寂中,半晌沒有說話的李知府忽然開了口,“想來方大人胸有成竹,不知有何良策與我等共聞?”

這句話說出來,頓時讓幾乎窒息的眾人重新活泛起來了。欽差不能只會拍桌子訓人啊,你也沒有辦法,又何必強求別人?

方應物坦然道:“本官確實有些個想法,不過仍須進一步核定。而且前期有些事情需要做,還請諸君群策群力。”

李知府問道:“不知方大人有何吩咐?”方應物答道:“請各縣上報,歷年錢糧數字,以及拖欠狀況。”

李知府點頭道:“這個容易,各縣文牘皆有現成的,抄一份給方大人就是。”

方應物繼續答道:“還有第二件,請各縣清點田土,將一百畝土地以上的人家編輯成冊並點清數目,報到本官這裡來。”

李知府皺眉道:“這可難辦得很,還請方大人三思。”

這確實不好辦,第一,土地很難精確統計,又瑣碎又費力氣;第二,按一百畝這個標準,全蘇州府加起來怕不得有上萬家,完成登記是件工作量很大的事務。

第三,還得考慮到對民間的影響,又不是修戶籍簿的時候,官府突然開始清點大戶人家,只怕會惹得謠言紛紛,人心惶惶,最後還是他們這些地方官不好做。

方應物冷眼旁觀,洞若觀火。按照手下孔目的建議,這算是一次試探,如此又一次得出結論,府衙對配合自己的積極性不會太高,稍有難度的事情便不願費力氣。

方應物笑了,隱含著濃濃的嘲諷。“剛才太守問本官有何良策,那如今可以直說了,本官有其法,但唯恐不得其人。

諸君都是本地官員,但我看諸君似乎沒有振作之意,委實對諸君不大放心,因而這法子不提也罷!”

李知府又感到被方應物耍了,他四品黃堂有四品黃堂的尊嚴,聞言冷哼一聲,起身拂袖而去。連句場面話也沒有交代,頭也不回的走出了大堂。

方應物對著門辦的雜役招呼道:“腹中有些餓了,茶水也不解飽,還是上酒菜罷!”(未完待續。。)

ps: 狀態很差,實在寫不出想要的那種感覺啊,大家再給一晚上時間,我再憋一憋。

第五百零七章 民心惶惶

一場本該喜氣洋洋的接風宴請,在極其壓抑的氣氛下結束了。但這次宴會不是毫無用處,方應物試探出了府衙的態度,而府衙這邊也自覺看出了方應物的深淺。

按理說,大明朝內重外輕,地方官地位卑下,在朝廷欽差面前唯唯諾諾居多,輕易不敢造次的。但這回方應物實在過於年輕,一干四五十歲中年大叔看在眼裡,心中情緒實在微妙的很。

一方面,有不服氣看笑話的潛意識;另一方面,根本不相信方應物能辦好這麼繁難的差事。開國一百多年,蘇州歷任賢臣不知多少,沒幾個人能真正解決錢糧問題,方應物又何德何能?

從年紀看,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從觀感看,方欽差也不像是深沉穩重的人。若真傻乎乎的賣力氣跟著方應物幹,最後要是搞砸了鍋,那不是自討苦吃麼?別功勞賺不到,反而把自己栽進去!

閒話不提,只說方欽差在宴請結束後,進入角色那是相當的快。在第二天,便雷厲風行的發文到蘇州府府衙,命令蘇州府各縣清點拖欠錢糧數目,並統計田地一百畝以上的戶口情況。

這公文不是開玩笑的,也不是方應物酒後胡言亂語,上面蓋著欽差關防大印,是非常正式的指令。

李知府心裡異常不爽快,感覺方應物完全沒有將自己放在眼裡。因為在自己已經表態說這不妥當,需要進一步磋商才好,可是方應物還要強行發文過來。簡直霸道的豈有此理。

欽差雖然是欽差,但他李太守也是堂堂的緋袍四品知府。做官資歷比這嘴上沒毛的年輕人不知深了多少,起碼也要有點尊重前輩的樣子罷?

就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